国家出手!预制菜标准体系加速完善,春节市场销售额突破200亿
国家出手!预制菜标准体系加速完善,春节市场销售额突破200亿
国家出手,预制菜标准体系加速完善
随着春节临近,年夜饭预制菜再次成为消费热点。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全力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
据最新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并组建专项工作组推进标准研制工作。同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组织制定《预制菜术语与分类》标准,对预制菜相关术语定义和类别进行规定。
在此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制定《方便菜肴》等6项预制菜相关行业标准。各地也纷纷出台地方标准,如江西、大连、咸阳等地制定了《预制菜冷链运输配送管理规范》《海鲜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等标准。
春节市场火爆,预制菜销售额突破200亿
2025年春节前夕,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预制菜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成为多家上市公司争夺的热门赛道。
在广州酒家、全聚德、国联水产等上市公司的推动下,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高端礼盒售价更是高达9999元,显示了市场的强劲需求。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计划在年夜饭中使用预制菜,其中三分之一选择自制搭配预制菜,21%的消费者则直接购买预制菜套餐。
消费者态度:便利与担忧并存
面对预制菜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预制菜凭借其便捷性、经济性和多样性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预制菜解决了他们“想吃不会做、嫌麻烦懒得做”的痛点。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仍是消费者的主要顾虑。部分消费者担心预制菜添加剂过多,缺乏新鲜食材的风味。此外,预制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行业未来: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进行了修订,将对预制菜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被明确规定不允许添加防腐剂,这既符合消费者期待,也引领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预制菜行业正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预制菜有望进一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