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东营黄河口:守护世界自然遗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东营黄河口:守护世界自然遗产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7A01UTH00
2.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414/c166194-40809520.html
3.
https://www.cnr.cn/sd/ztgz/20250106/t20250106_527032643.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5A04ZOW00
5.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8/06/content_298917.html
6.
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408/content_6966833.htm
7.
http://www.cepf.org.cn/xxgk/zj/202501/t20250113_1100474.html
8.
https://www.greenchina.tv/index.php/magazine/detail/id/8322.html

2024年7月,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山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这片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已变成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生态修复:从荒芜到生机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是国际候鸟迁飞保护的关键区域。自1990年保护区成立以来,当地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系连通与生态补水

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充裕的淡水有效改善了植物生存环境,促进了植被的自然演替。

植被恢复与湿地修复

近年来,保护区清理互花米草13.1万亩,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5.2万亩,修复湿地188平方公里。目前,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成为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科技守护:智慧监测体系

保护区建设起“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在关键区域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利用5G、智慧感知、边缘AI等技术全天候守护鸟儿们的幸福生活。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大幅提升。鸟类种类从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目前的373种,其中包括2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这里捕食、栖息、翱翔,使其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

未来展望:持续保护

为继续提升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当地计划实施黄河入海口生态岸带修复示范项目,包括:

  • 对不少于1公里的海岸线进行生态治理
  • 完成不少于5公顷的海草床修复
  • 修复不少于45公顷的盐地碱蓬湿地

黄河口候鸟栖息地的成功申遗,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品牌,更体现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决心与成效。未来,这里将继续为全球候鸟提供安全的栖息之所,为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