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四大名胜”:小清河生态廊道的自然景观设计
济南“第四大名胜”:小清河生态廊道的自然景观设计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计划将小清河打造成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其中,“济南市—清河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将成为济南“第四大名胜”。该规划以华山湖为节点,通过打造四季篇章的大集活动,使其成为“齐鲁会客厅”和小清河文化大舞台。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预计2028年全面建成。
小清河生态廊道:济南“第四大名胜”的崛起
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是山东省重点规划项目,规划范围涵盖小清河干流及8条主要支流,涉及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5市。项目以“水网+”行动为主线,旨在构建现代水网“三网四带”总体格局,打造和谐安澜、水清水美、畅通便捷、赏心悦目、画意乡愁的幸福生态绿脉。
根据规划,小清河生态廊道将形成“一轴、两廊、三区、四带、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其中,“一轴”指小清河生态廊道景观轴;“两廊”指水系蓝道和堤顶绿道;“三区”包括自然郊野区、休闲旅游区和生态湿地区;“四带”则是在沿线城区设置的四个生态主题景观带。此外,规划还涉及华山湖、白云湖等“五湖”,源头游赏公园、济南航运历史公园等“六园”,以及睦里闸、华山湖等“七节点”。
华山湖:济南“第四大名胜”的核心
华山湖作为小清河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将被打造成为济南“第四大名胜”。规划以“清河泉韵”为主题,通过泉水文化与小清河文化的融合,展现独特的景观魅力。华山湖周边将建设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以泉水文化为纽带,串联起黄河、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济南传统名胜。
值得一提的是,华山湖将定期举办黄河大集,包括“春游大集”“荷花大集”“秋收大集”“年货大集”四季篇章,使之成为“齐鲁会客厅”和小清河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华山湖还将通过控制建筑高度和形态,保护和展示鹊华秋色等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名胜会客湖”。
对比三大名胜:小清河的独特魅力
济南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三大名胜闻名遐迩。而即将崛起的“第四大名胜”小清河生态廊道,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将为济南增添新的魅力。
与大明湖相比,小清河生态廊道更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沿岸城市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到2025年基本消除已排查出的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城市建成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
与趵突泉相比,小清河更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建设清河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将泉水文化与小清河文化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与千佛山相比,小清河更注重生态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规划提出构建“旱能灌能蓄、涝能排能控、水能引能输”的水网体系,同时打造生态主题景观公园和精品文旅名镇,形成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展望:小清河生态廊道的未来
小清河生态廊道的建设,将为济南带来多重积极影响。首先,项目将显著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实施生态绿化连通工程,沿“三堤三路”连接形成3条连续无缺的生态绿带,打造“四季有绿色、处处有风景”的绿色长廊。
其次,项目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打造文旅河道,建设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和生态主题景观公园,培育精品文旅名镇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将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项目将极大丰富市民和游客的休闲生活。通过建设便民河道,优化提升沿线交通路网,形成水陆联运、快慢结合的沿河便民交通网络,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游览体验。
随着2028年全面建成目标的临近,这条承载着生态、文化、旅游多重功能的小清河生态廊道,必将成为济南新的城市名片,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