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欢园,灵魂之园,已历经1300多年的傣王御花园
春欢园,灵魂之园,已历经1300多年的傣王御花园
曼听公园,这座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的古老园林,承载着1300多年的历史记忆。作为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它不仅是傣王的御花园,更是一座融合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之园。
1/ 16早就听说过西双版纳的曼听公园,也向往已久,这次来到西双版纳,我们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的东南方,距城区约2公里,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
2/ 16这是一座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曾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至今公园大门的牌匾上都写着“曼听御花园”,在历史上它是为傣族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的花园。
3/ 16来到曼听公园就不得不说一下历史上的傣王妃。相传,傣王妃在游玩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十分喜爱,流连忘返,把灵魂留在了这里,回宫后大病不起,傣王询问御医,才得知原因,便再次携王妃回到了园内,才将她的灵魂找回……。
4/ 16正因为傣王妃因这里的美景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在当地,人们习惯地将曼听公园称之为“春欢园”,傣意为“灵魂之园”,曼听公园也寓意为灵魂之园。也因这一传说加深了人们对这座御花园的好奇心。
5/ 16在西双版纳,曼听公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园,在它背后的,是悠久的历史。这是一个古老的公园。古老的公园孕育着古老浓郁的文化氛围。
6/ 16整座公园占地2.4万平方米,园内设有民族文化广场、藤本植物区、御兰园、放生湖、佛教文化区、植树纪念区等多个景区。
7/ 16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刀木林。铁刀木树又称“挨刀树”,因其旺盛的生命力会越砍越旺,适当的受伤可以加速它的新陈代谢。同时铁刀木树也是少数民族用来制作树皮“布”的原料,用木锤将树反复敲打后,树皮会完整的脱下,再洗去树浆,就得到了“布”。
8/ 16作为一座有着古老傣文化的曼听公园,有着浓郁的傣文化氛围,公园将傣文化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
9/ 16来到傣王行宫前,瞬间就被它的壮观吸引住了,这座金黄色的建筑格外耀眼,金灿灿的很有皇家风范。傣族建筑在屋顶、墙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丰富的装饰,大殿屋顶的层次代表着傣族建筑的规格,层次越多,也代表着它的规格越高。
10/ 16走进傣王行宫议事厅,偶遇一对新人在举行新婚仪式,似乎是参照“傣王和王妃”的仪式,浓郁繁琐的礼仪让人仿佛穿越到那个时代。
11/ 16公园里还修建了一座圣洁的曼飞龙佛塔,这座佛塔尽管是仿造的,但其造型仍给人以惊艳,真正的曼飞龙佛塔位于云南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寨的后山上,因所在地而得名,因其白色也被称为:飞龙白塔。每年傣族人的重大节日,当地的傣族人都会来这里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
12/ 16整座佛塔由一座母塔和周围八座小塔组成,由于塔身洁白,远看宛如一丛春笋破土而出,也被人们称其为“笋塔”,佛塔上有坛台、钟座、复钵、莲花、雀苍、宝伞、风幡等8个主要部分组成。主塔形如葫芦,上有尖顶;8个小塔外观与主塔塔形相似。
13/ 16曼听公园的放生湖,这是个由德高望重的百名高僧开过光的放生湖,是供佛教徒们了却心愿放生的地方,也是东南亚最有名的放生湖之一。
14/ 16走进放生亭的小径里,是一条幽静但又挂满许愿牌的地方,如有心愿,可以来这许个愿,亲手挂上一个许愿牌,也是挺有意义的,据说还挺灵。
15/ 16城心塔,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节庆时间进行朝拜的中心场所。城心塔是典型的傣王室皇屋建筑特色,整个建筑绘满了“金水”彩画,层层屋檐堆叠如山。塔内,主城心柱四周有12根小城心柱,象征着12个寨子拥护的“版纳”。
16/ 16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曼听公园,有着很深厚的傣族历史文化的底蕴,傣族许多美丽的传说都与曼听公园有关,这里也是传播傣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傣族人民为了传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文化,每逢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及重要的节假日、纪念日,都要汇集于此,载歌载舞、相互祝愿。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