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德镇古瓷收藏热:如何避免踩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德镇古瓷收藏热:如何避免踩坑?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7A04E0O00
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5/17/45459140_1129664001.s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8/09/9165926_1130746186.shtml
4.
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16943&cid=130
5.
https://zijing.com.cn/article/2024-03/11/content_1216756829746720768.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09/85464874_1140439605.shtml
7.
http://www.mastersart.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5&id=5842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5/04/9165926_1126234560.shtml

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景德镇古瓷成为众多藏家追逐的热点。然而,在这股收藏热潮中,却暗藏着诸多陷阱。据统计,目前存世的典型元青花瓷数量有限,不会超过三四百件,而绘画人物题材的更是稀少,仅约30件。面对如此稀缺的资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仿品和赝品,让不少新手藏家频频踩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周思中指出,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对外贸易额不断萎缩。与此同时,各种私营小作坊在国营厂倒闭后一夜滋生,景德镇艺术瓷开始崛起。但即便如此,景德镇的陶瓷年产值仍难以与其他陶瓷产区匹敌。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收藏市场中练就一双慧眼,避免踩坑,成为每位藏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01

张浦生:五种情况不能收藏

瓷器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提出了五种不能收藏的情况,为古瓷收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看器形规整度

真正的古瓷在制作时,窑工们在器物工艺把握上非常熟练,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艺,器形朴实优美,手艺潇洒自如。而现代仿品往往在器形规整度上存在明显不足,要么过于规整显得机械,要么不够圆润显得粗糙。例如,元青花的器形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给人一种稳重感。

二看绘画风格

古瓷的绘画风格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元青花为例,其绘画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而现代仿品往往在绘画风格上难以达到这种水平,要么过于精细显得匠气,要么粗犷过度显得草率。例如,元青花的牡丹纹饰通常花瓣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这些特征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三看胎体分量

古瓷的胎体分量往往与其时代特征密切相关。例如,元青花的胎土是多种多样的,高档产品胎土淘练精细,总体坚硬匀称有空气,断茬处有凹凸面。而现代仿品往往难以达到这种胎质效果,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对比也会发现这些气孔没有自然活力。此外,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不压手,给人一种稳重感。这种手感是长期工艺积累的结果,现代仿品很难做到这一点。

四看釉面光泽

古瓷的釉面光泽往往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元青花为例,真正上乘质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点,能感觉出幽兰绽放、靓丽坚硬,胎釉结合平滑细腻。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样有着一种气质,简单说可以用一个“润”字来形容。而现代仿品的釉则可以用一个“嫩”字来表达,缺乏岁月沉淀的质感。此外,二次入窑复烧的瓷器,往往气泡增多增大,变的密集,青花发色晕散甚至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胎体起泡,这些特征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五看款识特征

款识是鉴定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自明代开始,瓷器的款识装饰逐渐盛行,且不断的丰富完善,成为瓷器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的古瓷款识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刀法自然流畅,包浆自然。而现代仿品往往在款识上存在明显不足,要么过于工整显得机械,要么粗糙过度显得草率。此外,后刻的款识多数刀法锋利,里面没有包浆,这些特征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02

古瓷收藏常见陷阱

除了上述五种不能收藏的情况外,古瓷收藏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陷阱,需要藏家特别留意。

器型臆造

在瓷器作假的领域里,有一种假货,它们曾经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属于现代的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造型和样子,编造而成。被行里人称之为妖怪,也叫做臆造品。例如,一些所谓的“元代红绿彩梅瓶”,从造型到纹饰都明显带有现代特征,与元代瓷器的风格不符。

画工纹饰臆造

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的特定的纹饰风格,反映在陶瓷上的画片上,也是断代的一个主要手段之一。从古至今,瓷器装饰上的纹饰题材各个地方,各个时期都有区别,然后今天很多的造假者,在瓷器装饰画片上,肆意去发挥,出现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赝品瓷器。例如,一些仿明成化天字罐,画工粗略随意,与真品的精细流畅相差甚远。

老胎接底

在瓷器造假中,有一种造假的手段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或者知识才能分辨的出来,这就是老胎接底。这种造假的手段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很多清代官窑依靠接底的手法蒙混过关,甚至混迹于一些拍卖会上。对于接底瓷器的判断,往往底上部分不具备老底时期的特征,老底釉面与上部分釉面补太一致,在宋代建窑中比较多见的接地分为冷接和热接两种,通过放大镜可以将冷接底排除,然而热接的造假方法则需要收藏爱好者们从多个方面去综合判断而断定真伪。

老胎新釉

在瓷器赝品中,还有一种赝品本身胎是老的,但是看起来非常新,这就要注意了。造假者往往从窑址等地方弄到一些古瓷,他们的胎是老的,但是釉面基本都剥蚀的非常严重,需要重新补釉修理一番。二次入窑烧制。二次重新进窑烧制的瓷器,往往气泡增多增大,变的密集,青花发色晕散甚至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胎体起泡。遇到这类的瓷器需要仔细辨别。然而这类二次复烧的高古瓷器今天往往被一些喜欢用老物件饮茶把玩的藏友们所钟爱。

老胎新彩

在瓷器收藏领域中,还有一种造假的手段就是在原有的单色釉面上面新加以粉彩绘画。以迷惑广大的藏友。老胎后加彩的辨别,多少老胎新彩,画面缺乏神韵,没有真品生动,关于老胎新彩有两个时期比较多见,一是晚清民国时期,第二个时期就是今天的造假者。老胎后加彩的另一个辨别方法,就是如果釉面有划伤部分,且压在了粉彩画面的下方,则肯定为后期加彩所导致。

工艺与时代不符

在瓷器收藏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赝品充斥于各个地方,除了刚才所提到那些造假手段之外,还需要广大的收藏爱好者对制瓷的工艺要有所了解,很多造假者由于追求数量,对古代制瓷技法不求甚解,因此会在制作工艺方面出现与古代不符的地方。就以元代或明代青花立件为例,多采用手工模印,粘接而成。在上釉方面,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上釉工艺。了解了各个时期的特点,才能在收藏市场上练就一番火眼金睛。

03

实用收藏建议

面对如此复杂的收藏市场,新手藏家应该如何避免踩坑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1. 多看真品:无论是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可靠的私人收藏,多看真品是提高眼力的最好方法。通过对比真伪,您会逐渐培养出对古瓷的敏感度。

  2. 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瓷器的特征,包括器形、绘画、胎质、釉色和款识等。这些知识将帮助您在鉴定时更有把握。

  3. 谨慎购买:不要轻易相信卖家的说辞,尤其是那些声称“捡漏”的机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宁可错过,也不要错买。

  4. 寻求专业意见:如果您对某件瓷器感兴趣,不妨请专业的鉴定机构或有经验的藏家帮忙把关。

  5. 保持理性:收藏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投资。保持理性,不要被市场炒作所影响,选择真正喜欢且有价值的藏品。

古瓷收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在收藏之路上少走弯路,享受真正的收藏乐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