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推荐:骨质疏松的科学饮食调理方案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推荐:骨质疏松的科学饮食调理方案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骼脆弱易骨折。据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的数据显示,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更是高达51.6%。面对这一高发疾病,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存在诸多误区。
常见的补钙误区
喝骨头汤能补钙?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有效补钙,但事实上,骨头中的钙并不容易溶出。即使使用高压锅炖煮两个小时,汤中所含的钙也微乎其微。如果想通过骨头汤补钙,可以在汤中加入半碗醋,再慢慢炖煮一两个小时,醋可以帮助骨钙溶出。豆浆是高钙食品?
虽然豆浆是一种优秀的食品,但从钙含量上来说,它远远比不上牛奶。大豆钙含量虽然不算太低,但加水磨成豆浆后,含量就被稀释了。豆浆对骨骼的好处主要在于提供植物雌激素,减少更年期妇女的钙流失。海带可以大量补钙?
海带中的钙主要存在于干海带中,一旦吸水,钙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带中的海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妨碍钙的吸收,因为它们可以和钙形成牢固的复合物,裹挟着钙一起“穿肠而过”。菠菜对补钙毫无益处?
虽然菠菜中的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但菠菜中也含有大量促进钙吸收的成分,如钾、镁和维生素K。特别是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喝饮料与补钙无关?
为了改善口感,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而磷酸盐会严重妨碍钙的吸收,促进钙的流失。相比之下,茶水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含磷量低,还有促进骨骼牙齿坚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对骨骼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科学饮食调理方案
合理补充钙剂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每日摄入元素钙的总量应为10001200mg,可耐受最高量为2000mg。除了通过饮食补充外,每日尚需补充元素钙500600mg。常见的高钙食物包括芝麻酱、虾皮、蛏子、奶酪、豆腐干、黑白芝麻等。科学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靠皮肤接受日照产生。建议每天晒15~30分钟太阳,夏天可在清晨,冬天可适当延长日照时间。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动物肝脏、蛋黄、乳类等。保持低盐饮食
过多的钠摄入会引起骨骼钙的流失。每日摄入食盐量应控制在5g以内,减少咸蛋、咸菜、挂面、薯条等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加强钙的吸收,推荐首选摄入鱼、虾、鸡肉等优质蛋白。
结语
科学饮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基石,但饮食调理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的医疗干预。对于已经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而言,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和管理,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让我们在科学的指导下,通过饮食与医疗的双重努力,共同守护骨骼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