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千年文化守护与创新发展的完美融合
大理古城:千年文化守护与创新发展的完美融合
大理古城,这座始建于公元764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历经1200多年的沧桑岁月。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历史见证,古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大理州政府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工作,2022年新修订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古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理州还编制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一步推进保护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在具体保护措施方面,大理古城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的提升。排洪截污、消防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同时打造了“一街一品”特色绿化景观。古城还对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保存完好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大理民居建筑艺术文化走廊。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理古城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大理州提出“到大理不是旅游,而是去过另一种生活”的创新理念,打破传统“组团队、买门票、进景区”的模式,倡导“大理是个景区,人人都是导游、个个微笑服务”的全新体验。2023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9530万人次,预计2024年将突破1亿人次,展现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
大理古城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长上,更在于新业态的培育和创新。古城大力发展博物馆业态、咖啡业态、威士忌业态等新型文旅产品,推出全要素、全业态、全链条的爆款产品。特别是以“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为主题IP的目的地婚礼产业,近三年年平均增长率达70%,2023年举办目的地婚礼超过4000场、产值超2亿元。
在文化传承方面,大理古城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以白族扎染为例,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白族扎染博物馆,不仅收集整理了1800多张传统图样,还通过研学体验、技艺培训等方式,每年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这种“非遗+旅游”的模式,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带动了当地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统一。通过创新保护措施和文旅融合实践,大理古城不仅守护了千年文化瑰宝,更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体验诗意生活的理想空间。这座见证了云南历史变迁的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