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明代诗词到央视版《三国演义》主题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明代诗词到央视版《三国演义》主题曲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9A00J1F00
2.
https://m.ac.qq.com/ask/detail/aid/pewzosmifo
3.
https://www.gangqinpu.com/cchtml/1127927.htm
4.
https://m.qidian.com/ask/qfofolwenwz
5.
https://m.qidian.com/ask/qamfoenkgjd
6.
https://m.qidian.com/ask/qambpqbiqcl
7.
https://www.shiciyun.com:8088/view/works/workdetail.aspx?pageid=45823754594B7960
8.
https://m.qidian.com/ask/qfourjdclzf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B%BD%E6%BC%94%E4%B9%89_(%E7%94%B5%E8%A7%86%E5%89%A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流传千古的词句,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这首词不仅是杨慎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成为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最终在1994版《三国演义》中被谱成经典主题曲,传唱至今。

01

杨慎其人:才子的坎坷人生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23岁就考中状元,本应前途无量。然而,36岁时因“大礼议”事件触怒嘉靖皇帝,被贬到云南,这一贬就是三十多年,直至去世。

在贬谪期间,杨慎并未消沉,而是寄情山水,潜心著述。《临江仙》正是他在云南期间创作的,词中流露出对历史兴替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02

从诗词到开篇:毛宗岗的慧眼识珠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与杨慎相隔八十多年,那么这首《临江仙》是如何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的呢?这要归功于明清之际的文学家毛宗岗。毛宗岗父子在评点《三国演义》时,将这首词置于篇首,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临江仙》的意境与《三国演义》的内容完美契合,仿佛是为这部史诗量身定做。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迈,“是非成败转头空”的豁达,“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永恒,都与三国故事中的英雄传奇相得益彰。

03

谷建芬的音乐诠释

1994版《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她巧妙地将中国古典音调与西方美声唱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古朴又现代的音乐风格。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准确地表达了歌词的层次感,从“一壶浊酒喜相逢”的洒脱,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超然,情感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高潮。

04

主题曲在剧中的运用

这首主题曲在1994版《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它不仅是片头曲,还以变奏形式出现在多个重要场景中。比如在曹操吟诵《观沧海》时,就使用了主题曲的变奏版本,这种巧妙的安排,使得整部剧的音乐风格统一,同时也强化了剧情的感染力。

05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音乐本身的优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它超越了简单的叙事,上升到了对历史、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正如杨慎在词中所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既是对三国英雄的致敬,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从明代才子的诗词,到毛宗岗的评点,再到谷建芬的音乐创作,这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终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不仅是1994版《三国演义》的灵魂,更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明珠,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