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
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
7月27日,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在陕西西安武警工程大学开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68名学生代表将参加为期14天的军事训练活动。
本届军事训练营以“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为主题,按照“育人为本、按纲施训、规范运行、体现特色”的办营思路,通过军事性与趣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实战训练、交流互动、比武竞赛,多维度全方位培育参训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怀,增进对人民军队特别是武警部队历史发展、使命任务、优良传统、建设成就的认识了解,激发参训学生热爱军营、投身国防的内在动力和青春热情。
四大板块构建全方位培训体系
14天的训练营共计划安排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军事观摩体验、军事文化活动4个板块。
军事理论学习:开设军事大讲堂,邀请军地专家讲解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组织赴“铜川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开展党史军史教育;
军事技能训练:开展识图用图、自救互救、轻武器射击、手榴弹投掷和擒敌术、警棍盾牌术基本动作等军训大纲课目和武警部队特色课目训练;
军事观摩体验:组织赴有关单位参观武器装备、观摩训练课目演练、进行野营拉练;
军事文化活动:组织升国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学唱军营歌曲,举办战地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训练效果
为破解组训方法单一、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训练营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
“小班化”教学:遴选30名优秀军事教员,以排为单位组织教学;
骨干力量支撑:从学院学员中遴选88名带训骨干,协助教员开展教学;
高端师资团队:邀请军地名师进行辅导授课,聆听“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刚、“中国武警忠诚卫士”朱雪松的事迹报告;
严格训练磨砺意志品质
8月的西安,室外气温高达35℃,记者在长安区沣河梁家桥附近看到,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军事训练营15公里徒步行军正式开始。6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迷彩服,许多学生两腿发酸、脚底起泡。“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徒步拉练,让我找到了‘士兵突击’的感觉。”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的学生丁当边擦汗边对记者说,这次的坚持让她收获了超越自我的快乐。
“既练筋骨皮,更练精气神。”军事训练营综合计划组副组长张林介绍,本届训练营以“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为主题,共安排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军事观摩体验、军事文化活动4个方面内容,军事理论学习方面设置理想信念教育、军事常识学习、战斗精神培育等3个专题。在军事技能训练上,除规定课目外,增设擒敌术、警棍盾牌术等武警特色课目,通过组织参训学生开展徒步拉练、野炊、宿营等活动,增强体能,锤炼意志。同时,组织参训学生到武警陕西总队某机动支队观摩体验,赴铜川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接受传统教育,穿插开展仪式教育、红色观影、学唱歌曲、战地晚会等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军队训练生活,提高培训质量。
收获满满期待再续军营情
“活动时间短暂,但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财富。”海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邓成璐表示,如果有机会,她明年还想参加。
据悉,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是新时代学生军训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以来,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每年依托一个军兵种、聚焦一个主题在八一建军节前后举办。截至目前,已举办9届,累计培训学生近5000人。
学生军训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的基础工程。举办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是新时代学生军训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旨在示范学生军事训练的新内容新手段,交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引领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迈上新台阶。自2014年以来,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每年依托一个军兵种、聚焦一个主题在“八一”建军节前后举办,起到了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