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激增至1342万,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高考经济”
高考报名人数激增至1342万,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高考经济”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较2022年增加了98万,较2021年增加了142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增长趋势并未放缓。据教育部预测,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将超过1342万,到2034年更是可能突破1700万大关。
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一个新兴的经济现象正在悄然崛起——“高考经济”。从辅导班到教材,从志愿填报服务到各类考试装备,围绕高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市场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高考经济:一个千亿级市场的崛起
辅导班:动辄数万元的“天价”培训
高考结束后,记者在多个省市高中周边走访发现,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开始活跃,有的收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据报道,一些上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刚上线就被抢购一空,甚至2026年的咨询名额也已售罄。
在华东一家国家级示范高中附近,一家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从高一开始规划,包括综合评价、志愿填报、“强基计划”在内的服务价格大约1万元,单独志愿填报的价格约7000元。更有甚者,东北某高中附近的一家咨询机构,其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放出30个咨询名额,不少“准高三”家长已经报名,原价15000元的服务,现价8800元,如果孩子高考后才来报名,价格则涨至13000元。
教辅教材:品牌竞争白热化
在教辅教材市场,各大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2024年教辅品牌排行榜显示,曲一线、天星教育、小熊图书等品牌位居前列。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曲一线的《5年高考3年模拟》、天星教育的《金考卷》、小熊图书的《高考完全解读》等产品备受考生青睐。
志愿填报:付费服务市场火爆
据行业报告,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已达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高企的咨询费用催生出各类规划师、咨询师和指导师。有机构甚至推出“高考报考指导师训练营”,声称只需4980元报名费,考取相关证书后就能入驻某咨询平台,接受平台派单。
高考经济背后的深层原因
高考经济的蓬勃发展,折射出当前教育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一方面,随着高考人数的持续增长,考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愿意为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更多资金。此外,高中生涯教育的短板,也促使许多家长和学生转向校外机构寻求帮助。
高考经济的影响:喜忧参半
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高考经济的兴起,无疑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高昂的培训费用和咨询费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流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过度依赖校外辅导和咨询服务,可能阻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发展。一些机构为了追求高分,过分强调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高昂的教育支出已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调查显示,一些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已占到家庭总收入的很大比例,甚至有些家庭为此负债累累。
未来展望:高考经济将何去何从?
面对高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反思和行动。教育部已发布预警,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高价辅导”陷阱,明确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生涯教育,试图通过系统、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
可以预见,未来高考经济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理性化。一方面,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减少对外部辅导的依赖。
高考经济的兴起,既反映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也暴露了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在满足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同时,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是未来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