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原必打卡:清和元头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原必打卡:清和元头脑

引用
搜狐
13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5177287_119350
2.
https://www.sohu.com/a/815992139_12204044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8A096W700
4.
https://post.smzdm.com/p/adm573kp/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AG0DT70512B07B.html
6.
http://sx.people.com.cn/BIG5/n2/2024/0716/c189134-40913135.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1956240735007916820
9.
http://hx.cnd.org/2024/07/08/%E6%B8%85%E5%92%8C%E7%A4%BE%E9%95%BF%EF%BC%9A%E5%A6%82%E4%BD%95%E6%B8%A1%E8%BF%87%E5%8E%86%E5%8F%B2%E7%9A%84%E5%9E%83%E5%9C%BE%E6%97%B6%E9%97%B4/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5%92%8C%E6%94%BF%E7%AD%96%E7%A0%94%E7%A9%B6%E6%9C%83
11.
http://www.sx.news.cn/20240711/bf7ac44e9b234843a390fced203688dd/c.html
12.
http://www.cwzrzzs.com/sannong/fazhan/20240923/1413.html
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2/08/71278678_1128563059.shtml

太原的清晨,总少不了那一碗热腾腾的“头脑”。这道看似普通的早餐,却承载着这座城市数百年的历史记忆。

01

一碗“头脑”的前世今生

“头脑”这名字乍一听来相当具有冲击力。外地朋友来太原,我必建议他若是得闲一定要品尝一下我们这里的“头脑”。此时,朋友往往大骇不已:吃头脑?谁的头脑?这汤里炖着羊脑?猪脑?还是牛脑?这不由得让人直冒冷汗。其实,“头脑”还有个比较文雅的名字——“八珍汤”,怎么样?听到这个名字多多少少是能入口了吧。再看看配料,黄芪、炒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身上是不是也不由得热乎起来了?再配上一笼烧卖,早点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这道早餐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山西名士傅山先生为照顾病中的母亲,根据中医学原理创制了这道保健饮品。傅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书画家,更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其最有名的医学论著是《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书。“八珍汤”的配料多有驱寒补气的功效,最适宜太原清冷的早晨。炒面、山药、羊肉,给饮用者提供了碳水和蛋白质和干体力活所必需的能量。熬煮的方式使得食材软烂,更易于消化吸收。

虽然有“八珍汤”这个雅号,但太原人更习惯“头脑”这个叫法。据说这也和傅山先生有关。傅山在明朝灭亡以后,拒绝为清朝效力,甚至因为涉嫌参与反清起义,而遭到清廷逮捕。当时太原南仓巷有一家小吃摊,卖点羊杂汤,惨淡经营。傅山便将“头脑”的配方送给了店家,同时手书“头脑杂割清和元”的牌匾相赠。这个店名采取了谐音,大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意味。所以,“头脑”不仅仅是一份小吃,也是一种不畏强权的民族气节。

02

清和元:百年老店的坚守

清和元作为太原最负盛名的“头脑”老字号,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据传,傅山先生当年将“头脑”配方赠予清和元后,这家小店便开始声名鹊起。清和元的“头脑”制作工艺严格遵循古法,从选料到熬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精神。

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这道需要长时间熬制的传统美食正面临着传承的挑战。许多年轻人因为工作繁忙,已经很少有时间去享用这种传统早餐。在清和元的店里,围坐着的大多是已经没有工作压力的老年人。年轻人也就是在工作之余、心血来潮之际,偶尔赶个早去店里嘬两口,追逐的是那种新鲜感。你要说他多喜欢这个东西,那倒也未必。

03

传统美食的现代困境

在太原,吃“头脑”曾经是许多人开启一天生活的仪式感。当东方破晓,街头巷尾的老字号早点摊前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围坐在一起,等待着那一碗冒着热气的“头脑”。这碗看似普通的汤羹,实则内含乾坤。浓郁而不腻的汤底,融入了肉质鲜美的羊肉丁、绵软的山药、脆嫩的莲藕以及甘甜的红枣,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食材本身的鲜香与营养的丰沛。

“头脑”不仅仅是一道美食那么简单,它还承载着太原人的情感与记忆。每当家人团聚或是朋友相逢,共享一碗“头脑”成了表达亲情友情的最佳方式。在寒冷的冬季,一碗“头脑”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有心灵上的慰藉。它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家乡与远方的一座桥梁,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想起那份熟悉的味道,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浓浓的归属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头脑”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进化,但始终不变的是那份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与尊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始尝试引入现代化烹饪设备,缩短了制作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到这份美味。与此同时,不少年轻厨师也在保留经典配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比如加入了枸杞、桂圆等新食材,使“头脑”的口感更加丰富多元,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头脑”不仅是一款美食,它是太原饮食文化的象征,更是这座城市精神风貌的缩影。它教会我们,真正的美味往往源自于对传统的敬畏之心与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未来,我们相信“头脑”将会伴随着太原的发展,继续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成为联结古今、沟通世界的美食使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