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疫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秋冬防疫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根据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是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尤其需要加强防护。
在众多防护措施中,科学佩戴口罩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然而,很多人在佩戴口罩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口罩戴反、佩戴不规范等,这些都会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那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检查口罩:打开口罩前先清洁双手,检查口罩是否有破损或缺陷。医用口罩通常有颜色区分,深色面为外层,浅色面为内层,金属条应在最上端。
佩戴口罩:将口罩两端的松紧带挂于双耳,确保口罩完全展开并覆盖口鼻及下巴。调整松紧带长度,保持与脸部的密合度。
固定鼻梁条:用双手食指按压鼻梁条,使其与鼻梁紧密贴合,确保口罩上端与面部完全贴合。
检查密合性:通过触摸或镜子里观察,确认口罩是否正确佩戴。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检查空气是否从口罩边缘漏出。如果漏气,需要重新调整口罩位置。
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保质期:未开封的日常防护类口罩保质期为2-3年,医用防护口罩保质期可达3-5年。具体以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为准。
储存方法:推荐使用单个独立包装口罩。非独立包装的口罩打开后,剩余部分需扎口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家庭储存可放入医药箱或密封袋。
更换时机: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个口罩连续佩戴不超过4小时,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摘除方法:摘口罩时避免接触口罩外侧,捏住耳绳摘下,丢入垃圾桶。摘除后立即洗手。
重复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资源紧张时,普通人在非医疗环境中可适当重复使用口罩。但不建议使用酒精、水或高温消毒,这些方法可能破坏口罩的防护结构。重复使用前应将口罩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特殊情况处理
儿童佩戴:选择适合儿童脸型的口罩,确保贴合度。家长应监督儿童正确佩戴,并定期检查是否松脱。
老人佩戴:老年人可能对口罩的密合性感知较弱,建议选择舒适度高的口罩,并定期检查佩戴情况。
慢性病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在佩戴口罩时应注意呼吸顺畅,如有不适及时摘除。
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时,如果口罩被汗水浸湿,应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如何选购合格口罩
查看标识:正规口罩包装上应有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医用口罩还应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真伪查询: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口罩真伪。输入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可验证产品是否经过官方认证。
材质检查:合格口罩应有三层结构:外层防水、中层过滤、内层吸湿。检查口罩是否符合这一标准。
购买渠道:选择正规药店或有资质的网络平台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正确佩戴口罩不仅能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度过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