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前《飞弦踏春》,拉萨必打卡舞蹈秀!
布达拉宫前《飞弦踏春》,拉萨必打卡舞蹈秀!
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映衬下,一场震撼人心的歌舞表演正在上演。这是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的现场,一场名为《飞弦踏春》的开场歌舞表演,正在用30秒的时间,向全世界展示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
30秒惊艳世界的非遗盛宴
《飞弦踏春》融合了拉萨朗玛、拉孜堆谐、芒康弦子等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现了西藏歌舞艺术的精华。76岁的扎念琴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扎西多吉带领400余名演员,用精湛的技艺征服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拉孜堆谐是一种起源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已有700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是边弹边唱边跳,用扎木念琴伴奏,舞步轻盈流畅,转身跳跃精准。在《飞弦踏春》中,演员们用双脚踏出欢快节奏,与扎木念琴的琴声、歌声完美融合。反弹扎木念琴的技巧更是一绝,弹、唱、跳三位一体,动作精准,极具观赏性。
世界海拔最高的春晚舞台
这场演出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海拔高达36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春晚舞台。舞台设计以同心圆的概念,体现西藏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情感。舞台后面是一个条形屏,像山脉,也似河流,更像是一条哈达,寓意西藏“千山之巅、万水之源”,也是藏族儿女对全球华人的新春祝福。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节目组运用了诸多科技手段。现场配备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套最先进的跟踪技术三维索道万象鹰眼设备,它可以每秒8米的速度,实现从超大景别到极小细节的快速转换。裸眼3D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手段,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动”起来,生动展现了藏族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热潮。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布达拉宫的游客人数与去年同比增长10%,成为网红打卡地。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春晚舞台布景将保留至2月5日(大年初八),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赏体验。
此外,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拉萨市委宣传部、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组织的惠民演出将持续至2月4日,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丰富了文化生活。
民族团结的生动诠释
演出阵容强大,不仅有76岁的扎念琴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扎西多吉,还有88岁高龄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以及王星越、侯明昊、何洛洛和扎西平措等明星。他们与西藏基层农牧民群众、各县(区)艺术团演员、大学生团体一同演出,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生动画面。
这场演出不仅是展示西藏独特魅力的重要契机,更是向世界传播西藏歌舞文化的绝佳舞台。它展现了西藏人民的热情与创造力,促进了文化传承,推动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范。
如果你来到拉萨,一定不要错过这场震撼人心的舞蹈演出。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西藏文化、感受西藏人民热情与创造力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