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5种升级改造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你选哪一种?
老旧小区5种升级改造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你选哪一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改造模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种主流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包括它们的优势和实施条件,帮助您找到最适合的改造路径。
一、共享电梯
1、优势:业主在电梯安装阶段无需提前承担任何费用,电梯的全部建设和后续维护成本均由电梯公司负责到底。一旦电梯正式投入使用,业主便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按次、月或年计费的付费方式,通过刷卡系统便捷地完成缴费,从而实现电梯的正常使用。
2、前提条件:此种模式的成功推行依赖于业主群体的一致同意,以及电梯公司的强大实力与持续运营能力,避免出现建设中断甚至完工后停运的问题。
二、加装电梯
1、优势:据统计,去年我国已完成5.3万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加装电梯达到3.6万部,今年的目标更是拓展至5万个小区,足见加装电梯已成为当前改造主流。该模式下,电梯安装费用由同意加装的业主按需分摊,遵循“受益越大,出资越多”的原则。此外,由于加梯公司无需高额垫资且有一定盈利空间,因此积极性较高,推动速度快,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高层住户上下楼的困扰。
2、前提条件:尽管不必全体业主一致同意,但加装电梯可能对低层住户造成采光、通风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处理此类矛盾,达成共识,保持和谐邻里关系至关重要。
三、原地改造
1、优势:以上海内江大板房小区为例,240户居民全部签订协议并支持对其进行了全面原地升级改造。改造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住户居住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内部空间的整体重塑与升级、建筑物结构的必要修复、电梯设施的增设以及阳台区域的扩建等多个层面的改进项目。其中,南向160户居民采用改造后回迁方式,北向80户居民则通过异地置换房源或货币补偿方式进行安置。鉴于上海已有成功实践,预计原址改造模式在当地推广步伐将会加快。
2、条件要求:原址改造中,保留居住的居民无需额外出资,享受增加的居住面积及功能设施提升(如新增卫生间、厨房),但需对既有建筑主体结构进行优化。而对于搬离的居民,无论是选择置换房源还是接受货币补偿,都需要与小区居民深入沟通协商。
四、原拆原建
1、优势:原拆原建是老旧小区改造最为彻底的模式,它意味着完全拆除原有的老旧建筑群落,并严格按照全新设计蓝图进行重建。这一模式深受众多业主的热烈拥护,尽管其所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在杭州已率先有两家小区成功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实现了100%的业主签约率。随着浙江省率先推出首个关于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政策指导文件,原拆原建这一改造模式必将得到更为明确的规范指导和大力推广。
2、条件门槛:原拆原建模式的启动需小区业主100%同意,并且业主需自筹至少80%以上的重建开发资金,因此,对小区内部协调能力和业主筹资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五、拆迁补偿
对于符合国家规划发展区域内阻碍性建筑、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内的建筑,以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改造价值较低的老旧住宅,仍采取拆迁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
1、优势:拆迁补偿带来的显著优势众所周知,过去二十年间,棚户区改造造就了许多因拆迁补偿而迅速改善生活条件的家庭。
2、条件要求:享受拆迁补偿的前提是房产需落入上述三大类范围之内,否则,老旧小区仍将以升级改造为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面对这五种老旧小区改造模式,您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