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太宗教你过个有文化的春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太宗教你过个有文化的春节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8106865_121364307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6153
3.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13339.html
4.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202/c64387-40411632.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8%A5%E7%AF%80
6.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MP/2024-02-19/1209126427745075282.html
7.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8.
http://his.newdu.com/m/view.php?aid=5989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就有“百节岁为首”的说法。虽然唐朝时并无“春节”之名,而是将大年初一称为“元旦”、“元日”、“元正”或“岁日”,但庆祝方式和氛围与现代春节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唐朝宫廷对春节的庆祝尤为隆重。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臣都要进宫向皇帝朝贺,皇宫内会举行盛大的朝会仪式,仪式结束后,皇帝还会赐宴群臣,宴会上饮酒作诗,诗词辞藻华丽,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这样的正旦朝会从汉代起延续至唐朝,到了盛唐时期规模阵势更加正式宏大。

民间同样热闹非凡。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春节期间,无论老少都会聚在一起团圆守岁。除夕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鱼、肉、饺子等传统美食,象征着合家团圆、幸福安康。同时,人们还会燃放爆竹驱赶恶鬼和瘟疫,迎接新年的好运。虽然当时还没有用纸皮裹火药的“鞭炮”,只有“爆竹”或称“爆竿”,但这一习俗已经深入人心。

春节期间,唐朝民间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灯谜、放烟花等,增添节日气氛。尤其是元宵节(上元节),灯会更是盛况空前。唐代长安城实行宵禁制度,只有在元宵节等特定节日才解禁,因此每年的灯会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活动。此外,唐朝人还有贴春联、挂年画、点蜡烛、立门神的习俗。

在春节期间,唐朝人还会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神灵的庇佑。他们会准备一些祭品,如食品、酒、香等,在家庭祠堂或寺庙中进行祭拜。同时,人们还会到寺庙祈福、祈愿,祈求健康、平安、吉祥和财运亨通。

唐朝人在春节期间还有一些习俗和禁忌。比如,他们相信打破东西会带来坏运气,因此在春节期间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说一些不吉利的话,以免带来厄运;避免与人争吵,要和气相处。唐朝人除夕和元旦这两天,一般不往家外倒垃圾,说是会流失家产。如果有用坏的扫帚之类,要在子时到来之际扔进院里的“庭燎”大火堆,这样可以“令人仓库不虚”。

唐朝人过年也爱吃甜食,比较著名的有“胶牙饧”,这是一种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粘软,甜度不如蜂蜜。而在北方,饺子也已经成为节日餐桌上的必备美食。当时的饺子被称为“汤中牢丸”,吃的时候带汤,汤中会撒芫荽等调料。

除了美食,唐朝人还会饮用一种特别的饮品——屠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喝了屠苏酒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朝人喝屠苏酒时,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

在守岁宴席上,歌舞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唐初宫廷音乐繁荣,宫廷宴会中所演奏的各种乐舞,包括汉族俗乐与外来乐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贞观十部乐”形成,其中八部均为少数民族音乐或由国外传入,用于宫廷宴享、节庆典礼,兼具政治礼仪和观赏娱乐功能。其中包括李世民亲自主持创作的歌舞《秦王破阵乐》《功成庆善乐》。前者歌颂了李世民征战四方之武功,后者唱诵他文治、德治后的天下太平。

唐彩绘釉陶男骑马乐俑,昭陵博物馆藏

唐代,宫廷舞马风靡长安、洛阳,被视为祥瑞之物,并且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马听到音乐时,随着优美的旋律,时而四蹄交替踩着乐拍,时而两后蹄着地,两前蹄空中合拍,时而三蹄着地,前一蹄自然抬起。

彩绘釉陶男骑马长啸俑,昭陵博物馆藏

唐白陶抬蹄马,昭陵博物馆藏

立门神

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祭门神就已经被列入“五祀”之一,大约从汉代开始,门神被赋予了具体的形象和姓氏。唐朝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往往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于门首以避邪,唐末五代请钟馗当门神之职,到北宋末期,钟馗的门神职位渐渐被秦琼、尉迟敬德所取代。

尉迟敬德墓志,昭陵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中一个重量级的文物就是来自昭陵博物馆的尉迟敬德墓志,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名臣良将,但民间对尉迟敬德身份最熟悉的则是他和秦叔宝一起被民间尊为祈福求安的“门神”,贴在千家万户的大门上。这块尉迟敬德的墓志盖面以飞白书题刻“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四周饰缠枝牡丹纹。

闵博尉迟敬德与秦叔宝“门神”冰箱贴

该墓志体量丰硕,石色晶莹,雕刻细腻,文字优美,是昭陵陪葬墓出土的45合墓志中体量最大者。志盖所刻书体笔画只有高低之别,并无颜色之异,若书于纸上,则丝丝露白,因此叫飞白书。

饮食与茶酒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年夜饭都是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皇帝和官员们会在除夕夜在家中聚餐,品尝各种美食,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如胡饼、烧尾宴、葡萄酒和御黄王母饭、玉露团、八方寒食饼、奶酪樱桃、樱桃毕罗等。

唐代三彩七星盘,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在唐朝民间,饮屠苏酒和花椒酒也成为了一种春节习俗。由草药浸泡的屠苏酒在很多唐朝时期的诗词中非常常见,因用药八品,也称八神散,喝这种酒的目的,是“驱邪解毒延年益寿”。

唐人韩鄂的《四时纂要》是这样说的:“从少起至大,逐人各饮少许,则一家无病。”唐朝大诗人杜甫也写过一首“守岁”习俗的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这首诗歌中的“椒盘”,实际上指的是唐朝人过年时“喝花椒酒”的习俗,来期盼新的一年仕途顺意或农事顺利。

黄地对饮锦,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唐代酒类丰富,除传统黄酒、果子酒,还引进外国酒如三勒浆。各阶层唐人普遍饮酒,太宗即好此道。唐代人喜在酒肆畅饮,这些地方成为社交、娱乐要地。当时酒店普及,无论京城长安还是南方广州,路边市场皆可随意买酒,满足人们解渴或品饮需求。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开放多元的时期,唐朝的春节也同样多姿多彩、热闹非凡。在这个春节,不妨带家人朋友们一起来闵行区博物馆,在“贞观鉴——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中追梦长安,一览唐太宗李世民的成长之路,邂逅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在博物馆里过一个不一样的新年!

春节开放时间

1月31日(初三)

开放时间:9:30—15:30(15:00停止入场)

2月1日(初四)—2月4日(初七)

开放时间:9:30—16:30(16:00停止入场)

“贞观鉴”新春讲解活动

初三(1月31日)、初五(2月2日)、初六(2月3日)、初七(2月4日)推出“贞观鉴”新春讲解活动。

讲解时间:上午10:00(请观众在一楼“贞观鉴”特展厅门口集合)

春节福利小册子

春节期间每日文创手册限量免费发放300本(当日9:30起,发完即止)

穿唐装打卡“贞观鉴”可获得限定小册子!

参与方式:

1.身穿【唐装】进入展厅拍摄打卡;

2.在小红书、抖音、大众点评、朋友圈晒照并带上#贞观鉴、#闵行博物馆话题;

3.向前台出示相关页面,领取展览限定小册子1份;

4.每人领一册,唐装活动共三千册,领完即止。

盛世国乐演出活动

演奏曲目:《盛世国乐》《象牙行》《双面燕洵》《青玉案》《入画江南》《烟雨行舟》《不染》《清平乐》《兰亭序》《琵琶语》《雨碎江南》

活动时间:2月7日13:30;2月9日13:30;2月15日13:30;2月22日13:30;3月1日13:30;3月8日13:30。

供稿:闵行区博物馆徐迪、复旦大学文博专业学生曹澜琼

原标题:《唐朝人怎么过年?来闵博看看!》

阅读原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