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专家推荐:秋冬科学止痒全攻略
皮肤科专家推荐:秋冬科学止痒全攻略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成为了很多人的困扰。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皮肤瘙痒的发病率超过20%,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这种看似平常的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缓解秋冬皮肤瘙痒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皮肤瘙痒?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环境因素:秋冬季节气温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导致皮肤水分蒸发加快,皮肤容易干燥,从而引发瘙痒。
皮肤自身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皮脂分泌减少,更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特别是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不当的皮肤护理:频繁洗澡、使用过热的水、选择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等,都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加重皮肤干燥。
疾病因素:皮肤瘙痒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甲状腺疾病、肝胆疾病等。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日常护理是关键
合理洗澡:避免水温过高和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每周洗澡1-2次为宜;洗后涂抹润肤霜以锁住水分。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水温保持在36℃左右。
穿着选择:穿宽松的纯棉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静电刺激。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合成纤维材质。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花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及高糖食品。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红枣当归粥、丹地冰糖粥等。
使用加湿器:如果家庭供暖导致室内空气干燥,加湿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缓解。
家庭止痒小妙招
冷敷:感觉皮肤干燥发痒时,可以用手拍一拍,或者用冷毛巾敷一敷,缓解瘙痒。
使用润肤霜:在受累皮肤上涂抹低致敏性且不含香料的润肤霜(丝塔芙等),每天至少一次。如果是干性皮肤,则使用较厚乳霜和软膏的效果比乳液更好。
盆浴:使用温水,在水中撒入大约半杯(100 克)泻盐、小苏打或燕麦基沐浴产品(Aveeno 等)。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多芬、玉兰油、丝塔芙)清洗腋下和腹股沟。不要太用力擦洗,浸浴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彻底冲洗干净,拍干并做好保湿。
避免抓挠:如果控制不住要挠,请覆盖住瘙痒的部位。修剪指(趾)甲,如果有用的话,晚上戴着手套入睡。
缓解压力或焦虑:压力或焦虑可能会加重瘙痒。许多人发现咨询、行为矫正疗法、针刺疗法、冥想和瑜伽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或焦虑。
充分休息:确保睡眠充足可能会降低出现皮肤瘙痒的风险。
药物治疗
如果瘙痒持续不减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外用药膏,如薄荷脑、樟脑类药膏,或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药膏。对于严重的瘙痒,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特别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膜,这层膜对皮肤有保护作用。不要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
及时就医:如果瘙痒持续不减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选择护肤品时,要注意选择无香料、低致敏性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合理用药: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不要自行随意使用激素类药膏,以免产生副作用。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治疗,完全可以有效缓解。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舒适温暖的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