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古建之美:从王家大院到平遥城隍庙
晋中古建之美:从王家大院到平遥城隍庙
“这座大院,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清代建筑百科全书。”王哲勇站在王家大院的高处,望着眼前这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不禁发出感慨。作为一位热爱古建筑的小学校长,他深知这座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大院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由静升王氏家族历经明清两朝300余年修建而成。整个建筑群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如高家崖建筑群、红门堡建筑群、司马院、顶家花园、孝义祠、资寿寺、静升文庙等,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走进大院,仿佛置身于一座迷宫。层楼叠院,气势宏伟,雍容典雅,错落有致。各个院落大体上都是一个格局:坐北朝南,进门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上房为三孔窑洞,两侧是两层楼的厢房。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设计者和建造者极富创新意识,将形美和神美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精雕细琢,巧夺天工。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王哲勇解释道,“它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离开王家大院,王哲勇带领我们来到了绵山景区的大罗宫。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的道教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雄伟。虽然关于大罗宫的具体建筑特色信息较少,但其作为道教重要圣地的地位不容忽视。宫内共有60余座殿堂和600余尊神像,其中混沌殿、藏经阁等建筑极具观赏价值。整个建筑群巧妙结合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最后一站是平遥古城内的城隍庙。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庙宇,占地7302平方米,集宗教、历史与文化于一体。庙内供奉城隍神,体现了古代对城市保护与治理的信仰。其建筑艺术和雕塑展现了明代以来的地方文化特色。
“平遥城隍庙最大的特色在于‘三庙合一’的格局。”王哲勇介绍道,“在中轴线上的城隍庙主体建筑两侧,东有灶君庙、西有财神庙,左右互通、庙宇相连,形成‘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的奇特景致,这种布局在全国独一无二。”
然而,这些珍贵的古建筑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古建筑的保护事业。从手绘插画到复刻模型,从文创产品到数字化展示,年轻一代正以创新的方式传承着这份文化遗产。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存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王哲勇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建筑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