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诸葛亮北伐是必败之局吗?他为何要执意北伐?一文看懂诸葛亮五次北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葛亮北伐是必败之局吗?他为何要执意北伐?一文看懂诸葛亮五次北伐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31218A0A7AC00

诸葛亮北伐是必败之局吗?他为何要执意北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经过和结果。

我们常说诸葛亮北伐胜算很小,但他为何偏要北伐?这五次北伐之战又是如何打的,究竟有没有出现过胜算机会?让我们来聊清楚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和经过。

先说为什么北伐?最主要还是贯彻蜀汉一贯以来的策略,联吴抗曹。当时天下13州,曹魏占9个,蜀汉只有益州,如果各自发展,蜀汉被曹魏吞并,是迟早的事儿,这也是诸葛亮《出师表》说明的北伐原因,他不是不能享乐和偏安一隅,但是局面会更被动,因此必须北伐。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众多朋友讨论的,内部矛盾向外转移,出师表开篇说“益州疲敝”,很多朋友会理解成是百姓疲劳,其实这只是一个因素,如果单纯百姓疲敝,北伐不是更加不可取吗。疲敝另一方面,离不开内部问题,刘备去世,托孤的其实是两个人,一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李严原是荆州刘表手下,后来才投靠的刘璋,再后来依附于刘备,因此李严算是和益州士族、荆州士族都有关系的一位,本来刘备入益州,两个派系就互相排斥,这才重用对双方有影响的李严。

但是随着刘备去世,内部矛盾激化严重,益州豪强雍闿杀了当地太守,响应东吴,此时如果没有外部注意力的转移,双方矛盾只会越发严重,因此《出师表》中“王业不偏安”也是告诉大家,咱们目标是天下,不要局限在一州利益得失,这也是首次北伐凝聚力强,很多人认为机会最大的一次,后来每次北伐,后方都有不和谐的声音。

说完北伐的两个原因,我们再来看看,这五次北伐究竟是如何打的。

首先说大策略上,诸葛亮可选的路并不多,秦岭山脉纵横,蜀道难于上青天。诸葛亮能走的路只有三条,第一条从汉中出发,走斜谷道,也叫褒斜道,进攻郿县和陈仓,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这个方案,但在三国,这个方案天下皆知,曹魏早有重兵把守郿县和陈仓。第二条是走子午谷,进军长安,这一路很险,虽然路途短,但没有补给,属于没有丝毫退路的奇谋,第三条就是出祁山打陇西,这附近有一条古道,是出川入蜀的咽喉要道,而且也是唯一能水道运粮的一条路,所以诸葛的本策略,就是先出祁山,拿下陇西,再入关中。

能做到这一步,就和当年秦始皇出函谷关差不多,战略目标就达成了。但从出路和难度我们也能看出来,这比荆州向北攻襄阳,益州汉中做后勤,要难得多。

因此,在公元228年,曹丕去世,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从稳妥角度来看,他拒绝了魏延经子午谷奇袭关中的建议,他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毕竟这和他攻陇西的设想不符合。第二条路,是赵云走的斜谷道,佯攻关中各镇,吸引曹魏主力。诸葛亮自己率兵走了第三条路,出祁山。可以说首次北伐的战略是奏效的,没有看懂诸葛亮战略的曹魏确实被杀败,诸葛亮很快拿下陇西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曹魏朝野动荡,曹睿亲自到长安坐镇,他让曹真在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抵抗诸葛亮。

而曹魏的反攻路线,一共两条,陈仓的渭水道和陇山道。诸葛亮自己正在陈仓渭水道与郭淮对峙,张郃只有陇山道可走,能否有人在此阻拦他很关键,诸葛亮最终派出了马谡,结果就有了陇山道街亭之战。本来马谡的任务不难,街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可结果马谡找了个孤山驻守,等张郃来了把水源一切,马谡兵败如山倒,街亭一丢,安定的粮草就运不过去了,天水也危在旦夕,只有一个南安没有任何作为,诸葛亮无奈只能放弃陇西三郡,火速退回汉中,第一次的谋划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但败在执行上,后面的几次北伐就更加艰难了。

当年冬天,曹魏东吴交战,诸葛亮认为曹魏兵力空虚,第二次北伐,此次直奔陈仓,但打了快一个月都还没打下来,只能退回汉中。到229年初,第三次北伐,也没有太大战果。

第二年,曹魏转守为攻,但曹真遭遇连雨天,兵分三路无功而返。231年春天,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还是出祁山,进军陇西五郡,此时主帅已经是司马懿,他知道蜀汉缺粮,只要守住城池不打,他们自然会退,这一次本来诸葛亮特地让李严在后方负责粮草,但结果内部出了问题,他只能回到成都。

最后说说第五次北伐,也就是诸葛亮的人生终点之战。这一次出斜谷后,很顺利打到郿县,在五丈原安营扎寨。这一次诸葛亮吸取前面教训,开始在渭水边直接屯田生产粮食,并且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用来运粮,可以说,他决心和曹魏打消耗战,这也是我说,诸葛亮其实早期是治政型人才,但是数次北伐,他的军事能力是确确实实进步的,而且不弱于当世名将。

但可惜的是,也就是在五丈原,诸葛亮因为多年的劳累病死于军中,蜀汉的北伐大业就此终止。

虽然诸葛亮很多方面也有争议,但他最终确实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逆天改命的尝试,也终究成为了一种遗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