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8月,美英澳三国组成的“奥库斯”联盟在“融合项目—顶点4”联合演习中,测试了人工智能(AI)技术支撑下的无人机和其他自主作战装置。这一测试不仅标志着三国在整合人工智能防御系统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更折射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现代战争的面貌。
人工智能重塑现代战争
“奥库斯”联盟的测试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最新应用。来自美英澳三国的无人机在同一空域共同行动,操作员能够定位、瘫痪和摧毁地面目标。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称,此次测试首次在实时军事环境中使用自主和人工智能传感系统。参与测试的人员使用一种基于地图、被称为“战术突击套件”的应用程序,与另一架提供详细图像的无人机一起收集数据,并利用动态调整技术,帮助一架英国无人机探测“敌方位置”。整合后的信息传递给战术中心一名人工智能管理员,该管理员在澳大利亚XT-8无人机启动打击之前对行动进行监督。
人工智能武器系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运算能力强,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二是安全系数高,即使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也能执行任务;三是可大幅降低军事人员培训成本和伤亡代价。这些优势使得人工智能武器系统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
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是军民融合的重要体现。以无人机技术为例,其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新兴的航空器类型,其技术发展与军事需求密切相关。eVTOL具有垂直起降、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使其在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物资运输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快速部署方面,eVTOL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快速运输,减少地面交通拥堵的影响。在物资运输方面,其大载荷能力和长航程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各类物资的运送任务。在医疗救援领域,eVTOL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空中运输优势可以显著提高救援效率。在搜索救援方面,其搭载的先进传感器和成像设备能够快速定位被困人员。在船对岸运输方面,eVTOL可以实现海上与陆地之间的快速物资转运。
政策推动军民融合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军民领域的融合发展,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北约更新了其《人工智能战略》,在2021年版本的基础上纳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赋能的信息工具等内容。新版战略继续坚持负责任的开发和使用原则,同时在预期成果方面进行了扩充,旨在快速提升人工智能准备能力。
美国陆军也积极与人工智能行业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先进算法引入陆军内部。美国陆军将要求业界帮助评估其软件风险水平,包括审查中毒数据集、版本控制、恶意木马软件等风险,从而支持AI的安全部署。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军用技术的民用转化将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同时,民用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将反哺军事应用,形成良性互动。
然而,人工智能军民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安全、伦理问题等。因此,在推动军民融合的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确保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军民融合的重要推手,其带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将在军民融合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