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科学献血,远离“血奴”悲剧
世界献血者日:科学献血,远离“血奴”悲剧
2025年1月,一则“血奴”事件震惊全国:江苏盐城人李亚缘纶在柬埔寨被非法组织控制,连续6个月被抽血,每次多达1500毫升,导致身体严重受损,生命垂危。这起惨案不仅揭示了海外犯罪集团的恶劣行径,也引发了人们对献血安全的担忧。
然而,正当人们为李亚缘纶的遭遇感到愤慨和痛心时,另一个关于血液的故事正在全球上演。2025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二十年来庆祝给予生命礼物:感谢您,献血者!”。自2004年设立以来,世界献血者日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举办活动,以表彰无偿献血者为拯救生命所做出的贡献。
科学证明,适量献血不仅不会损害健康,反而对身体有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健康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就没有不良影响。而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体内血液总量约4000毫升左右,一次献血200、300或400毫升,仅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5%~10%。更重要的是,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的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改善供血供氧,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
与科学献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法采血行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近期,山西忻州一名19岁少年在8个月内被连续抽血浆16次后死亡的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这起事件暴露出非法采血站存在“拉人头”、超量采集等违规行为,不仅违反了《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中关于献血浆间隔时间和采集量的规定,更严重损害了献血者的健康权益。
科学献血与非法采血,一个是在严格规范下进行的利他行为,另一个则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违法犯罪活动。前者通过无偿献血拯救生命,后者却为了利益不惜伤害他人。因此,我们呼吁公众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无偿献血,支持公益事业,同时也要警惕非法采血的陷阱,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无偿献血者致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无数生命得以延续。同时,也让我们共同努力,普及科学献血知识,打击非法采血行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献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