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客流激增至40万:拱北口岸成珠海经济新引擎
暑期客流激增至40万:拱北口岸成珠海经济新引擎
2024年暑期,珠海拱北口岸再次迎来客流高峰,日均验放人员近40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拱北口岸作为全国最繁忙陆路口岸的地位,更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客流激增至历史峰值
拱北边检站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拱北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达1.1亿余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3%。其中,清明、暑假、国庆假期等节假日期间,通关客流显著上涨,暑假末期日均客流峰值更是达到39.9万余人次,创下四年来单日查验出入境旅客最高纪录。
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客流激增为珠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的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珠海GDP增速达4.8%,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然而,经济复苏并非一帆风顺。受消费乏力影响,珠海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0%。这表明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珠海仍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红利释放新机遇
为应对经济转型挑战,珠海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例如,中山市提出要主动承接中央及省一揽子增量政策资源,及时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坚定打造用心用情、无私高效服务企业的营商环境。广州则提出,要抓好抓实政策机遇,认真落实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及省加力政策,结合实际完善市级配套措施,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加强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衔接,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推动政策迅速直达企业、惠及基层。
出入境政策持续优化
疫情后,中国不断优化出入境政策,为跨境交流创造便利条件。最新政策将外国游客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10天,并新增21个免签口岸,允许游客在24个省份之间自由旅行。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拱北口岸的通关效率,也为珠海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
面对客流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珠海正积极调整策略,一方面通过优化口岸设施和通关流程提升旅客体验,另一方面则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拱北口岸作为连接内地与澳门的重要枢纽,将继续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