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油菜菌核病: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油菜菌核病: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365sn.cn/Wechat/Index/showDiseases/diseId/6336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冬、春油菜栽培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冬油菜受害重。从油菜苗期到成熟期都可造成危害,其中以中后期发病最普遍,危害最严重。本文将详细介绍油菜菌核病的症状、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1. 幼苗:苗期发病,茎与叶柄初生红褐色斑点,后扩大变为白色,逐渐腐烂,上面长出白色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后期病部形成黑色菌核。

  2. 叶片: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衰老、黄化的叶片开始发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块,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具同心轮纹,边缘暗青色,外缘具黄晕。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其上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易破裂穿孔。

  3. 茎部:茎部发病,多自主茎中、下部开始发生。初生淡褐色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后扩展成长椭圆形、棱形直至长条状的绕茎大斑。病斑略凹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病键交界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害晚期,茎髓被蚀空,在茎内形成许多黑色鼠粪状的菌核,有时在茎外也形成菌核。茎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最后全株枯死。发病较轻的,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加。

  4. 果荚:果荚发病,形成不规则形白色病斑,内外部均可形成菌核,但比茎内菌核小。

  5. 种子:种子感病,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或成为不规则形秕粒。

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

  1. 形态
  • 菌核:长圆形至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黑色。菌核萌发后长出1至多个具长柄的肉质子囊盘。
  • 子囊盘:褐色,初呈杯状,展开后呈盘状,直径2~6mm。子囊无色,棍棒状或圆柱形,大小为(91~162)μm×(6~11)μm,顶部钝圆,无囊盖,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为(10.2~15.3)μm×(4.6~7.0)μm。
  • 菌丝:白色,丝状,有分枝和隔膜。
  1. 特性
  • 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温20~25℃。
  • 菌核产生菌核的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15~24℃,可耐—4℃低温,并能存活多年。
  • 菌核萌发温度范围5~25℃,适温20℃。菌核萌发不需光照,但形成子囊盘柄需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
  • 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的温度范围是5~20℃,最适18~20℃。
  • 菌核在田间土壤深度3cm以内能正常萌发,深于3cm则不能萌发,在1~3cm深度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递减。
  • 菌核从萌发到弹射子囊孢子需要较高的土壤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要求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27%至饱和水,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却会加快菌核腐烂。
  • 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子囊盘才能弹射子囊孢子,低于这个湿度子囊盘就会干萎。
  • 子囊孢子萌发温度在0~35℃之间,适温为5~10℃。

侵染

  1.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病残体及种子中越夏(冬油菜区)或越冬(冬、春油菜区)。

  2. 侵入:春季旬平均气温超过5℃之后,土壤中的菌核在土壤湿润条件下陆续萌发,油菜抽薹开花期旬均温8~14℃阶段大量形成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最远可飘散数公里。在田间,通常是子囊孢子发芽侵染花瓣,带菌花瓣脱落至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叶片病斑扩大蔓延至茎或茎枝贴附带病花器、叶片,而诱发茎病。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又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

发生规律

  1. 气候因素:当菌源数量较大时,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旬降雨量超过50mm,发病重。早春寒流侵袭频繁或遭受冻害可加重发病。

  2. 栽培因素:连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播种过密、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植株倒伏,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10%盐水选种,汰除浮起来的病种子及小菌核,选好的种子晾干后播种。

  2. 农业防治

  •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 实行稻油轮作或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
  • 对连作油菜地和上年病重的油菜地进行深耕,掩埋大量菌核,达到减少菌源的目的。
  • 多雨地区推行窄厢深沟栽培法,利于春季沥水防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 适时播种、移栽,合理密植,避免第二年春开花期提早、花期延长。
  • 合理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提倡施用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 及时中耕或清沟培土,盛花期及时清除基部老叶、病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发病。
  1. 药剂防治:重点抓住子囊盘萌发盛期和油菜盛花期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粉1 000倍液,或22%克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萎灵粉剂1 000倍液,或50%复方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50%菜菌福500倍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