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机场:智慧应对强降雨,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北京大兴机场:智慧应对强降雨,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2025年2月2日清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了一场考验。受寒潮影响,机场上空飘起了雪花,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在停机坪上,几辆除冰车正忙碌地为即将起飞的南航飞机喷洒高温除冰液。几分钟后,飞机表面的冰霜被清理干净,飞机开始滑行,准备起飞。
“航路天气多变,即使起飞时机场没有雨雪天气,但飞机机身仍可能有前序航班飞行中带来的冰霜,所以在起飞前我们必须做好除冰工作。”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天气,大兴机场近300人的除冰作业团队和84台除冰车辆时刻待命,将根据天气情况启动多辆除冰车同步作业模式。
这只是大兴机场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级航空枢纽,大兴机场在面对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从先进的排水系统到周密的应急预案,从科学的航班调度到贴心的旅客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
“海绵机场”:从源头解决排水难题
大兴机场自设计之初就融入了“海绵机场”的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6个雨水收集处理技术手段,实现了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
整个机场被划分为140个地块,每个地块都像一个小海绵,配备了透水砖、下沉绿地和各类储水设施,方便雨水加速渗透。当各个地块的雨水渗透达到饱和时,多余的雨水将向机场内的七大排水分区汇集,通过滞水塘、调蓄池等设施,最终排向河湖水系中。
据统计,大兴机场可调蓄容积超300万立方米,一般降雨不需要外排,自己就能慢慢消化掉。这种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机场的排水问题,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科学调度:确保航班安全有序运行
面对强降雨天气,大兴机场的运行保障机制迅速启动。机场与航空公司及相关驻场单位紧密联动,及时调整运行方案,全力疏解运行压力。
在航班调度方面,机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航路状况,提前做好航班调整准备。同时,机场配备了专业的除冰作业团队和车辆,确保飞机在冰雪天气下能够安全起飞。
在地面保障方面,机场加紧设备设施维护工作,做好防汛物资准备。航站楼内加强信息广播和服务人员值守,确保旅客服务不受影响。
人文关怀:让旅客感受温暖
在强降雨期间,大兴机场始终把旅客需求放在首位。机场协调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地铁延时,机场大巴采取“客满即发,随时补班”的模式,确保旅客能够及时离开机场。同时,机场还协调网约车平台增加出租车、网约车运力,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针对特殊天气,大兴机场协同航空公司、地服部门做好旅客退改签服务,增派志愿者现场值守力量,加强出行全流程爱心帮扶等服务保障。航站楼内各餐饮、零售等商业店面人力、物资等保障资源充足,除免费休息区外,还提供计时休息室、睡眠舱、酒店等多种付费休息服务。
应急预案:未雨绸缪保障安全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大兴机场安保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面对设备故障、恶劣天气、旅客突发疾病等状况,安检员都能迅速响应、妥善处理,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行。
同时,机场还建立了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大兴机场在面对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始终能够保持平稳运行,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体验。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大兴机场将继续完善其应对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旅客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