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指南: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地铁安全指南: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深受市民青睐。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地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地铁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地铁安全知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对于每一位地铁乘客来说都至关重要。
地铁站内的安全设施
地铁站内配备了多种安全设施,以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这些设施包括: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这是车站消防安全的“神经系统”。当发生火情时,车站的报警探测装置(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能够实时、有效地将火灾信息发送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主机会向各级控制中心发送火灾信息,并与相关设备进行联动处置。
微型消防站:内有消防头盔、消防救援荧光背心、消防手套、消防安全腰带、消防员灭火防护靴、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佩戴式防爆照明灯、过滤式空气呼吸器、消防腰斧、消防服等。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穿戴整齐进行灭火工作。
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在出入口、站厅和站台都有分布。感温探测器主要是通过热敏元件探测周围环境温度上升变化来传达火情信号,而感烟探测器则是通过检测烟雾浓度来传达火情信息,发现异常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灭火器:常见的灭火设备,可用于扑灭初期火灾。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固体材料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火灾等。
消火栓:在车站通道、站厅、站台也设置有消火栓,里面存放有水枪、水带、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火灾报警装置:在消火栓旁有火灾报警装置,当发生火灾紧急情况时可以一键报警。
安全标识和疏散指示牌:这些标识和指示牌可以引导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出口,安全疏散。
车厢灭火器:每节车厢座椅下方也配置有灭火器,当车厢内发生火情可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应急情况处理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火灾、停电、列车故障等。面对这些紧急情况,乘客应该如何应对呢?
地铁着火时的处理方法
保持冷静:遇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及时报警,可以用手机拨打119,也可以按动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紧急报警按钮,通知列车司机。
使用灭火器:如果火势不大,可以用车厢座位下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干粉灭火器位于每节车厢两个内侧车门的中间座位下,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使用时,先旋转拉手90度,开门取出灭火器,然后拉出保险栓,瞄准火源根部喷射。
保护呼吸系统:火灾的烟雾和毒气会令人窒息,因此要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如果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
有序撤离: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不要贪恋财物,不要盲目拥挤,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广播指引。视线不清时,可以用手摸着墙壁徐徐撤离。大量乘客向外撤离时,老年人、妇女、孩子尽量“溜边”,防止摔倒后被踩踏。
三个“不要”:地铁发生火灾,乘客要牢记三个“不要”:不要贪念财物,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不要盲目地相互拥挤、乱冲乱撞,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广播指引;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列车迫停区间时的处理方法
听从指挥:出现突发情况时,如列车迫停于区间内无法运行时,司机会通过广播安抚乘客。车厢内乘客应等待工作人员通知,根据工作人员指挥进行疏散。
有序疏散:确定无法运行且需要对乘客进行疏散时,工作人员将打开位于驾驶室内的紧急逃生门。工作人员通过广播通知乘客准备进行疏散。工作人员确认三轨断电后,乘客遵照工作人员指示由客室后端门进入驾驶室,并通过驾驶室内的逃生梯进入路轨。现场将有工作人员引导乘客进行区间疏散。
安全撤离:乘客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离开列车,经由区间前往最近的车站。工作人员将在乘客疏散队伍的首尾两端,引领并协助乘客向车站方向疏散。车站工作人员在靠近站台的路轨内,引导乘客进入站台。乘客应听从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入站台。乘客安全到达站台后有序撤离。工程人员将进入区间检查列车故障情况。
特殊人群安全注意事项
对于老人、儿童、携带行李的乘客等特殊人群,乘坐地铁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携带行李的限制:长、宽、高之和不得超过1.8米或长度不超过1.6米。超过尺寸或重量的物品不能携带进站。
禁止携带的物品:烟花爆竹、汽油、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携带。56度(不含)以上的高度白酒也不允许携带。除导盲犬、军警犬外,其他小动物不能带上地铁。
限带物品的数量:56度(不含)以下的白酒,单人允许携带不超过4瓶或件装不超过2件。每名乘客可携带不超过20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200毫升的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以及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染发剂,不超过100毫升的酒精、香水等易燃液体。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携带婴儿车的乘客,建议使用直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应由家人陪同乘车。使用轮椅的乘客,可以使用无障碍设施进站。
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预防地铁事故至关重要。从历史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例如,一些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导致火灾事故;一些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盲目逃生,造成踩踏事故。因此,每位乘客都应该自觉遵守地铁安全规定,不携带危险物品,不随意触碰安全设施,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地铁安全关系到每一位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了解地铁安全设施、掌握应急处理方法、遵守安全规定,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地铁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