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文旅复苏:丝路古都再迎游客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文旅复苏:丝路古都再迎游客潮

引用
中国广播网
8
来源
1.
https://www.cnr.cn/sxpd/dqzs/20240417/t20240417_526669694.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5975
3.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pc/content/202412/30/content_30049000.html
4.
https://www.sohu.com/a/797789355_484968
5.
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404/18/WS6620890fa3109f7860dd9de6.html
6.
https://tt.jxnews.com.cn/news/2541296
7.
http://www.xxbcm.com/info/1013/93138.htm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1/detail-inarnefs8981312.d.html

2023年,西安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接待游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33.12%,旅游收入更是高达3350亿元。作为十三朝古都和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正以创新的姿态,迎来文旅发展的新高潮。

01

创新驱动: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

在西安,文旅融合正在以多种创新形式呈现。以“演艺+旅游”为例,2023年陕西拥有规上文娱演艺产业链群企业2281家,文娱演艺产业链营业收入超65亿元,同比增长47.25%。其中,华清宫的《长恨歌》票房突破5.7亿元,成为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

博物馆旅游也在持续升温。2023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观众超过1120万人次,创年度观众接待量新高。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中外观众138.7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57.96%。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在“短视频+旅游”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全国60%以上的微短剧出自陕西,西安承制团队的微短剧作品更是占到整个微短剧市场爆款量的80%。这种“微短剧+文旅”的融合模式,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风韵,也成为传承与创新的新动能。

02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引领新体验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西安文旅产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2023年,陕西数字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位居第四。新技术与数字创意的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例如,西安城墙景区就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了“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成功入选文旅部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同时,景区还运用XR扩展现实、3D裸眼等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打造元宇宙新产品新空间。

03

文化创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西安文旅的复苏,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2023年,西安市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迈出新步伐,高位推动汉长安城、西安城墙等保护工作,6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同时,西安还注重打造城市文化IP。例如,“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我的夜”等活动IP,以及“博物馆之城”“西安演艺”等文化IP,都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品牌。

04

挑战与展望: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之路

尽管西安文旅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曲江文旅集团就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部分景区运营亏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曲江文旅不得不抛售部分核心资产。

面对这些挑战,西安正在谋求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未来,西安将重点推进“六个提升”,包括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水平、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能级、提升数字文旅发展水平等,以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丝路古都,西安正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随着文旅市场的持续复苏,西安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