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提升医院环境品质:医院管理者强调需重点关注这六大方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提升医院环境品质:医院管理者强调需重点关注这六大方面……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1678712_456060

医院环境品质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也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职业满意度。本文从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视角,探讨了医院环境改善的需求和实施策略,为医院建设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医护人员对环境品质提升的需求

在本次调研中,医护人员强调病房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与绿色的平衡。例如,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安全的电气系统和消防设施可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如何更好权衡病房节能和舒适度?新风运行如何设置既节能又合理?如何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也是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北大第一人民医院一位护士表示“设置温馨的休息区和交流空间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度。”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希望反馈的病房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压力。“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我们发现患者头部后面的墙面特别容易发黄,这跟他们出汗有关,那我们及时告知基建部门,他们将设备带以下到病床头部位置的墙面换成易清洁又美观的墙面材料,比如树脂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位护士表示。

“如果被动等护士长告诉我们病区哪些硬件需要修改那就晚了,我们院的基建、后勤部门也建立工程查房制度,将医护工作者平时遇到的病房环境或运行方面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工程处副处长王楠表示。

“医护人员更关注病区工作环境安全便捷性,各部门的管理效率、设备设施的先进性、是否有休息空间及AI时代医院对智慧化的投入。”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副院长沈祝萍分享道。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护理部副部长王朝阳看来,随着医疗压力不断增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不断提升,以往不关注的空间,比如:医患交流区、患者访视区、医护休息区等关注度越来越高。如果想通过区域改造来解决这些空间问题,也只能局部改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还是期待相关部门或行业推进医院建设标准的更新,在医院新建过程中,在规范中明确上述空间区域的建设标准,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同时体现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尊重。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赵海鹏和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陈鹏飞一致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往往对医护工作者的关注度还不够。作为长期在固定场所工作的人员,医护人员对医院环境品质改善的需求更应被重视。

医院管理者的六大关注重点

在调研与走访过程中,筑医台融媒体发现,医院管理者基于环境品质改善与提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来源和多元化申请渠道

资金是病房改造的关键。医院管理者需要积极寻找各种资金来源,如政府财政支持、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等。同时,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申请渠道,如国家发改委、卫健委财政部门等。

第二,模块化和装配式技术的应用

模块化和装配式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病房改造的工期,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同时,采用健康材料可以提高病房的环境质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第三,标识导向系统的规范化、物流系统的应用

规范的标识导向系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快速找到目的地,提高就医效率。物流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搬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病房改造要增强私密性与安全感,留出亲人陪护空间

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病房改造应注重这方面的需求,如设置隔断、增加门锁等。同时,也应留出足够的亲人陪护空间,方便家属照顾患者。

第五,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设施配置全方位考虑

无障碍设计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医院在病房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如设置坡道、扶手、无障碍卫生间等。厕所改造遇到的问题是柱网长度的问题(建筑结构问题),另外淋浴、马桶等因素都要考虑到。

第六,卫生间改造是病房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间改造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卫生条件、使用便利性等多个方面。医院管理者应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厕所改造的质量和效果。

医院管理者:要将环境品质提升纳入到医院整体规划中去布局

医院环境品质提升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走访医院的过程中,医院管理者们总结了医院环境品质改善与提升面临的五大挑战。

医院环境品质提升面临的五大挑战

  1. 安全挑战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病房改造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安全,避免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医院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等医院安全问题和安全运维事宜也需要高度重视。

  1. 空间不足的挑战

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医院的空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病房空间不足,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也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改造,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1. 感控管理的挑战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病房环境的改善需要考虑到感控管理的要求,如通风、消毒等。同时,病房改造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 智能化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环境品质提升也需要跟上智能化的步伐,如智能照明、智能通风、智能呼叫系统等。然而,智能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 资金的挑战

医院环境品质提升,根据工程量的不同与难易程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往往是一个问题。医院管理者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申请渠道,如争取发改委、卫健委财政支持,或者募集社会资本,以确保病房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以运营为导向进行改造或提升

针对上述挑战,医院管理者和基建同行提出了一些病房改造的普遍原则。整体实施策略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外部后内部、小工程不停。影响到医院安全运行的病房优先改、重点改;不涉及安全问题但仍然需要提升环境品质的病房改造项目放在次重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顾向东表示“无论是病房改造,还是其他区域的医院环境提升,我们都要提前纳入医院整体规划中去整体统筹,以运营为导向进行改造或提升,充分提前与医疗团队沟通明确需求,避免后期因医疗服务需求带来的工程反复修改。”

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副院长沈祝萍看来,医院环境品质提升的整体规划需分新旧老院区两块,对新建医院来说,前期的建筑架构、前期的顶层规划与设计很重要。医院规模、投入的资金起关键作用,在设计定稿前需要有医院内部人员的参与,相关科室反复的探讨,严格规划物流人流,既要考虑患者就诊便捷性,也要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工作便利度。

老院区的提升很多时候似乎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一般来说确实需要分步实施:

  1. 首先团队要有志同道合之人,明确改进的内容、改进的方向。

  2. 评估现有环境。

  • 需要对医院现有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内部卫生、整洁度、空气质量、噪声控制、照明设施等方面。通过评估,了解医院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 依据各种检查反馈问题及调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评估院内现有环境(各职能科室反馈的屡次检查的重点突出问题,检查包括内部检查及各个行政部门来医院的检查反馈的问题;医护人员、病患、家属反馈的或者是调查出来的问题)。
  1. 制定改进方案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例如,医院清洁工作等6S管理之类、空气净化设备、采取隔音措施等;同时考虑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提供舒适的候诊区域和病房环境,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1. 建章立制,强化人员培训

建立完善的服务方案:建立完善的环境服务方案并梳理标准操作流程(SOP),通过新方式及新技术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效率。


顾向东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


沈祝苹
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副院长


赵海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赵海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赵海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赵海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