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以诗歌见证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以诗歌见证历史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990097_121161834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7%94%AB/63508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5%90%8F%E4%B8%89%E5%88%AB/549192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4A02OTV00
5.
https://www.sohu.com/a/787820550_121911505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B3%E5%A3%95%E5%90%8F/2810346
7.
http://www.lubanyouke.com/53846.html
8.
https://www.fzj526.cn/zatan/901.html
9.
https://td.fyun.cc/detail/d93ba59bae15a16e5e2b9d642fcaf23f5ebd11a7.html
10.
http://www.lubanyouke.com/35341.html
11.
http://www.lubanyouke.com/34651.html

公元75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打破了唐朝的盛世繁华。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迅速攻占了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直逼长安。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不仅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一位伟大诗人的生活和创作——他就是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正在长安谋求仕途。不久后,他被叛军俘虏,困在长安长达半年之久。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杜甫亲眼目睹了战乱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他创作了《春望》这首诗,真实记录了长安城的惨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体现了他对家人安危的深切挂念。后来,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不久后就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了他最著名的组诗——《三吏》和《三别》。这些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展现了杜甫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新安吏》揭露了官府征兵的残酷: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石壕吏》则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自述,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摧毁: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三首诗,更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战乱中生离死别的痛苦: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珍品,更是研究唐代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杜甫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展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因此,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而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

“诗史”这一称号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当时许多评论家和文学家对杜甫的诗作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为“古今绝唱”。明代时,有人正式称杜甫为“诗圣”,这个称号一直延续至今。杜甫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精品,更是一部反映历史的精彩纪实,它们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动荡年代的真实面貌,感受一位伟大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关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