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容闳故里:珠海百年留学文化的发源地
探访容闳故里:珠海百年留学文化的发源地
珠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更是一座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的文化重镇。在这里,诞生了一位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伟大人物——容闳。他的故事,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珠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容闳:中国留学第一人
1828年,容闳出生于珠海香洲南屏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个闭塞的年代,他的人生轨迹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而改变。19岁时,他跟随马礼逊学校的布朗校长赴美留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成为该校首位中国毕业生。
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让容闳深刻认识到西方教育的先进性。他立志要将西方的学术知识带回中国,使中国走向文明富强之路。他在自传中写道:“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学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容闳与珠海的渊源
容闳的故居位于珠海香洲南屏镇南屏社区西大街三巷1号。这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民居,青砖黛瓦,古朴典雅。走进院落,仿佛能感受到这位伟人当年在此度过的童年时光。
如今,这里已成为容闳故居遗址展示馆,馆内陈列着容闳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物,成为人们了解这位历史名人的重要窗口。馆内展出的一张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容闳与两位身着长裙的白人女性正在为留美幼童更换衣服。孩子们脱下马褂,换上西式服装,神情或好奇或拘谨,还未换衣服的孩子则排队等待,低头垂目,显得有些不安。
推动中国留学事业
1854年,容闳学成归国,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教育强国之路。他先后向太平天国和清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建议,但都未获采纳。直到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后,曾国藩等四大臣联名上书幼童留美事,容闳的教育强国梦才迎来转机。
1872年8月11日,首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启程赴美,其中24人来自广东。这批幼童中,就有后来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容闳为他们制定了中西兼顾的教育计划,并提前一个月赴美为孩子们“打前站”,安排好寄宿家庭。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留美幼童项目在1881年被迫中断。但容闳开创的留学事业并未因此停止,它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人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容闳精神的传承
今天,珠海正以“珠海留学文化馆”为载体,传承容闳精神,弘扬留学文化。2024年4月,为纪念容闳耶鲁大学毕业170周年,“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生平展”在珠海留学文化馆隆重开展。展览以编年史形式全面展示容闳波澜壮阔的一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容闳嫡孙容永成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我很喜欢这个展览的名字《索我理想之中华》,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义,不仅仅是容闳的个人理想,也是他所带出来的120个幼童的共同理想,更成为了他所开创的留学事业最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建灵在致辞中说:“珠海是容闳的故乡,一直以来都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珠海高新区正在以‘珠海留学文化馆’为载体,以多种创新方式久久为功,致敬历史、传承文化、促进交流、扩大开放。”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容闳的精神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一段民族的奋斗历程。在珠海,这位“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