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如何科学“捂”,你做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后如何科学“捂”,你做对了吗?
引用
搜狐
等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52424784_12101933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2A01VD700
3.
https://news.cctv.com/2025/02/03/ARTIDLd6sA0WwYi8Edi9KNxl250203.shtml
4.
http://www.kaiping.gov.cn/kpszfw/ztzl/yqfkzl/content/post_3032177.html
5.
https://cdcp.gd.gov.cn/ywdt/jkyw/content/post_4491773.html
6.
https://www.xjboz.gov.cn/info/2963/145949.htm
7.
https://www.jyzyy.com/News/View.asp?ID=1200
8.
https://www.nmgbjlj.com/news/details/595965976092741.html
9.
http://www.sxdtdx.edu.cn/news-show-33382.html
10.
http://www.jinxiu.gov.cn/ztzl/rdzt/yyytsyltsky/
11.
http://www.ai-bl.com/news/cpzs/676.html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回暖,但气温仍不稳定,时常出现“倒春寒”。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导致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因此,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的养生智慧。那么,什么是“春捂”?如何科学地“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什么是“春捂”?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但尚不稳定时,不要急于脱掉冬装,适当多穿一些衣物,以保暖防寒。这种做法有助于人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预防疾病。
02
“春捂”的具体标准
时间标准:立春后至少要“捂”15天左右。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是一个缓慢过程,过早减少衣物容易受寒。
温度标准: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需要继续“捂”;当气温高于15℃时,可以考虑适当减衣。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质灵活调整,如果感觉舒适,即使气温达到或高于15℃,也不必急于减衣。
持续时间:如果气温15℃以上的天气持续7天以上,就可以考虑结束“春捂”。
03
“春捂”的科学原理
春季是冬夏交替的过渡期,气温变化大,人体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寒冷侵袭。通过“春捂”,可以有效预防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04
如何科学“春捂”?
重点保暖部位: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更容易受寒。因此,“春捂”时要特别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不要过早减少下身衣物。
灵活调整:春捂不是一味多穿,而是要根据温度变化灵活调整。如果捂出了汗,即使气温未达到15℃,也应考虑适当减衣,以免出汗后受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应适当延长“春捂”时间。
- 儿童:要注意保护好头颈部、背部和腹部,这些部位是寒邪容易入侵的地方。
- 体弱多病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寒。
05
其他春季养生建议
除了“春捂”之外,春季养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增强体质。
-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大汗淋漓。
- 保持良好心态:春季养肝重在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春捂”虽好,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穿衣,既不过分厚重,也不盲目减衣,以最佳状态迎接春天的到来。
热门推荐
专家建议:每天喝250毫升豆浆,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当
一人洗碗,全家致癌?这些5个洗碗坏习惯正悄悄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智能绷带”技术有望改变护理现状
牛筋草的安全隐患:这些人群慎用!
牛筋草:药用价值远超观赏
牛筋草&白茅根:中药界的黄金搭档
牛筋草:从田间野草到药用良方
牛筋草:野菜界的超级食物
南京玄武湖一日游攻略 附最佳游览路线
经典怀旧街头零食红豆钵仔糕,傻瓜版教程,儿时的回忆
复旦大学徐洁杰团队:TP53突变和杂合性缺失对胃癌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影响
餐饮创业,一定要把握好的几个重要环节!
2025春运将至,无锡到周宁如何抢票?六大技巧详解
蛋鸡养殖新选择:大豆异黄酮提升产蛋率,但使用需谨慎
孕期食补燕窝指南:营养价值、选购技巧与烹饪方法
孕中期开始吃燕窝,这样吃更安全有效
四季感冒胶囊:常见感冒药的安全使用指南
《长安十二时辰》:一部还原大唐盛世的悬疑巨制
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撑多久?
南充社保卡服务2025年焕新:从申请到补办全程在线
《八佰》再掀观影热潮:淞沪会战中的英雄壮举
烈士纪念日,重温赵一曼、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揭秘古代地主的真实生活:奢华背后的社会真相
生与死的辩证:科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中的灵魂归宿
九蒸九晒黑芝麻丸走红养生圈,科学解读传统工艺
揭秘古罗马混凝土:火山灰造就千年不朽
应县木塔、佛光寺殿、汴水虹桥: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典范
人参助力健身,你get了吗?
煮大闸蟹有讲究:冷水下锅更鲜美
秋季螃蟹正肥美,五步教你煮出完美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