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现代:景德镇的白色粘土传奇
从春秋到现代:景德镇的白色粘土传奇
2024年“五一”假期,千年瓷都景德镇迎来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潮: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亿元。这座被誉为“瓷都”的小城,正以其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追梦”。
从春秋到明清:景德镇的制瓷传奇
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乐平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陶片将中国制陶史上推到两万年前。但真正让景德镇声名鹊起的是宋代。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派遣官员到镇上督造御器,底款书“景德年制”。从此,景德镇一名就与“瓷”紧密联系,千年窑火延续至今。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重要突破期。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以及釉下彩绘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瓷器品种。高岭土,这种因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的白色粘土,以其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成为景德镇瓷器的重要原料。
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达到鼎盛。明初设立御器厂,清朝改称御窑厂,汇聚各地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唯求瓷器的精美品质。永乐宣德年间的甜白和祭红、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康乾盛世时期的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等,都是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
从传统到现代:景德镇的转型之路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营“十大瓷厂”相继倒闭,本地陶瓷产业徘徊不前。而潮州、宜兴等地则通过引入资本、迎合市场需求,实现了快速发展。
面对困境,景德镇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将景德镇定位为“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
如今的景德镇,不仅保留着传统的制瓷工艺,更在不断创新。三宝村、陶溪川文创街区、乐天陶社等地,活跃着6万多名“景漂”,其中包括5000多名“洋景漂”。他们在这里追逐陶瓷艺术梦想,为景德镇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景德镇也在积极探索陶瓷文化的现代化表达。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体现中国审美、陶瓷特色、当代精神的“国潮”产品,让千年瓷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春秋到明清,再到现代,景德镇用一抔白色粘土,书写了一部中国陶瓷史。如今,这座千年瓷都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