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遇上科技:2025央视春晚的创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遇上科技:2025央视春晚的创新突破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2A04PPF00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5-01-19/doc-inefpiys4303205.shtml
3.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501313309907813.html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4/content_290495.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xkv8402335.shtml
6.
https://business.cctv.com/2025/01/06/ARTIbm8gFJ9vNoa00ZM2nIR8250106.s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4OBB9O0530WJIN.html
8.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9/doc-inehsiqu3645777.shtml
9.
http://cq.news.cn/20250203/b0cdf35df18643d491d9963de1dbe1d8/c.html
10.
https://news.cctv.cn/2025/01/20/ARTI7c1Xsodt6M1T8oBkU6Lv250120.shtml
11.
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502/t20250203_14248409.html

2025年央视春晚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基调,融合歌舞戏曲、相声小品等多元艺术形式,为全球华人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这场晚会不仅在收视率上创下新高,更在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上实现了突破,成为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

01

非遗元素的创新演绎

作为首个非遗春节,2025年春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节目编排,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场节目中,非遗传承人李子柒的亮相令人眼前一亮。她身着传统服饰,以非遗传承者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整体造型和拍摄手法融入了十余项非遗元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毛晓彤、金晨、白鹿、程潇、姚晓棠、宋雨琦六位女星在《春意红包》节目中佩戴的非遗手链,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些手链由非遗创作者雁鸿设计,采用了银花丝、皮影、剪纸、螺钿、绒花、掐丝珐琅六种非遗技艺,每一条都蕴含着独特的祝福寓意。

  • “锦鲤闹春”手链采用成都银花丝技艺,象征好运连连;
  • “风筝皮影”手链运用皮影技艺,寓意春日万物复苏;
  • “腾蛇剪纸”手链以《山海经》中的腾蛇为原型,寓意蛇年红红火火;
  • “云肩蝴蝶”手链采用螺钿工艺,寓意四方如意;
  • 荷花蜻蜓手链融合绒花与花丝镶嵌技艺,象征和和美美;
  • 蓝色大蝴蝶手链则以掐丝珐琅技艺改良制作,寓意福气满满。

这些精美的非遗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之美,更体现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应用。正如雁鸿所说:“让传统活在当下,让非遗焕发新生,非遗需要被看见,匠心值得被铭记。”

02

科技创新的视觉盛宴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5年春晚首次采用了多项前沿技术,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R(增强现实)技术和裸眼3D技术的应用。

凤凰传奇演唱的《栋梁》节目中,运用了XR(扩展现实技术)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舞台设计以北京中轴线为灵感,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和虚拟特效,再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

在陈奕迅演唱《孤勇者》的节目中,洲明科技通过AI智能体技术,打造出独特的空间感。舞台中央的LED立方体升降模块结合裸眼3D技术,呈现出变幻无穷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

此外,春晚首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

03

非遗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晚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将非遗元素与科技手段叠加,而是通过创新性的编排和呈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节目中,舞台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多项非遗元素。通过AR技术,传统剪纸、皮影等非遗艺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展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具体节目中,更贯穿于整个晚会的舞美设计。春晚主舞台和观众席连在一起,宛如一柄如意。舞台中央的5米×5米LED立方体升降模块,结合裸眼3D、超高清视觉投影、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出一个变幻无穷、层次丰富的“如意”空间,为电视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04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2025年央视春晚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启示。非遗文化的融入,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科技创新的应用,则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这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正如雁鸿所说:“让传统活在当下,让非遗焕发新生。”2025年春晚通过创新性的编排和呈现,让非遗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科技创新的应用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为未来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通过创新性的表达方式,我们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