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春节气的那些有趣习俗你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节气的那些有趣习俗你知道吗?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ciyt1069724.shtml
2.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50130/ea190d9e16494a0686bec78d1cfc4b00/c.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7O58TV0553BYM3.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30/content_30054438.html
5.
https://www.sohu.com/a/756396637_121124804
6.
http://www.altxw.com/yw/202402/t20240204_19012547.html
7.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4148
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202/d927623f41b94371a74754241c73271a/c.html
9.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25-02-03/717814.html
10.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4303532.html
11.
http://www.hukeji.com/shuma/202502/49701.html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从古至今,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一年的丰收与平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立春习俗吧!

01

打春牛:从远古传说走来的祈福仪式

“打春牛”是立春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东夷族首领少暤带领族人从游牧转向农耕,他的儿子句芒负责管理农事。当春天来临,老牛还在冬眠,句芒不愿虐待牛,于是让人捏制泥牛并抽打,以惊醒老牛开始耕作。这个传说逐渐演变成“打春牛”的习俗。

在周代,人们会在立春之日制作与真牛同等大小的泥牛,并用鞭子抽打,以此督促春耕。到了汉代,这一习俗已经相当流行。唐宋时期更是达到鼎盛,春牛被打碎后,人们会争抢土块带回家,据说抢得牛头土能带来大吉大利,抢得牛角上的土则预示庄稼丰收。

清代的“打春牛”更为讲究,不仅有竹木骨架的纸牛,还会制作“芒神”牧童来增加欢乐气氛。春牛的尺寸也暗含深意:牛身涂以五彩代表五方之色,牛高四尺象征四季,牛长八尺寓意八个节气,牛尾一尺二寸代表十二个月份。

02

咬春:一口咬住春天的味道

“咬春”是立春不可或缺的美食习俗。最早的记载显示,唐代人就开始食用春饼。春饼的制作方法独特: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的吃法也很讲究,要将豆芽、菠菜、韭黄等时令蔬菜炒成合菜,用饼卷着吃。在北方,春饼一定要卷成筒状,寓意“有头有尾”。

除了春饼,春卷也是南方人喜爱的立春美食。春卷的馅料选择更为丰富,既有豆沙、花生等甜口,也有白菜肉、海鲜等咸口,包好后经煎、炸而成,酥脆鲜香。而白萝卜因其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古时候“咬春”的流行食品。

03

其他有趣习俗

除了“打春牛”和“咬春”,立春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

  • 迎春:古代天子会率群臣到郊外迎接春天,宋代以后演变为官吏间的互拜。现代人则通过赏花、踏青等方式迎接春天。

  • 挂春幡:用绢、纸等制成小旗或各种动植物形状,悬挂户外或佩戴头上,象征春天的到来。春幡的种类繁多,可以剪成燕子、柳树、鲜花、鸟、蝴蝶等形状。

  • 赏花:立春期间,各地公园会举办花展,如北京颐和园的梅花展、玉渊潭的樱花展等,让市民游客在隆冬就能欣赏到各种特色花卉。

04

立春习俗的文化内涵

这些立春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打春牛”祈求五谷丰登,通过“咬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通过“迎春”展现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经简化或消失,但立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通过品尝春季时令蔬菜、饮用春茶等方式,延续着对春天的庆祝。这些习俗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始终不变。

立春已至,不妨亲手做一张春饼,或去公园赏一赏早春的花朵,感受一下古人迎接春天的那份喜悦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