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哈兽研发现流感病毒入侵细胞关键受体
重大突破!哈兽研发现流感病毒入侵细胞关键受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团队在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是流感病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内吞途径入侵细胞的关键受体。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流感病毒入侵细胞的新机制,更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
什么是mGluR2?
mGluR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家族。它通常在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参与调节神经元的信号传递。然而,陈化兰院士团队的研究发现,这种受体竟然在流感病毒入侵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mGluR2如何帮助流感病毒入侵细胞?
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HA)能与mGluR2相互作用,启动病毒的内吞过程。具体来说,mGluR2与流感病毒结合后,会激活钙离子激活的大电导钾离子通道(KCa1.1),进而促进F-actin多聚化,最终协助完成病毒的内吞。
这一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深化了对流感病毒入侵机制的理解:首次证明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和内化过程分别由不同受体介导,填补了该领域的认知空白。
为抗病毒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阻断流感病毒HA和mGluR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成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方向。
为培育抗病毒动物提供可能: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mGluR2基因,可以培育出对流感病毒具有天然抵抗力的动物,这对于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数据验证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观察到mGluR2敲除小鼠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抵抗力显著增强。例如,在H5和H7亚型病毒感染实验中,野生型小鼠100%死亡,而mGluR2敲除小鼠的存活率高达70%。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mGluR2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突破性发现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微生物》上,标志着我国在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再次走在世界前列。陈化兰院士团队的这一成果,不仅为流感病毒的基础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更为未来开发更有效的抗病毒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