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环保烟花、洋年货:年货新趋势
老字号、环保烟花、洋年货:年货新趋势
随着春节临近,年货市场呈现出新气象。从老字号的创新转型到环保烟花的兴起,再到“洋年货”的走俏,这些新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观念的变化,更体现了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融合。
老字号玩转新花样:文化创新引领消费新潮
在陕西西安,一家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陕菜巡游之旅”正在上演。15名小学生在这里学习传统用餐礼仪,亲手制作非遗花馍,感受“周八珍”的文化魅力。
“以前只听过‘周八珍’,没想到现在吃的烤乳猪、烧里脊都源自它,如果过年再看到这些菜可不只是觉得好吃了,更懂得了其中的历史文化。”参与研学的小学生董毅阳说。
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正在成为老字号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在西安,多家老字号品牌如西安饭庄、五一饭店、德发长、同盛祥等纷纷推出非遗美食摊位,并组织写福字、投壶、对诗等趣味年俗活动,让传统年味以新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在“福至长安 乐购双节”2025西安市新春年货大集上,中华老字号品牌冰峰汽水联合陕西文化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推出特色“春节罐”,将罐身作为展示陕西文化的“广告牌”,随消费者带往全国各地。
环保理念引领新风尚:从“禁”到“限”的政策之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传统烟花产业正迎来转型。多地调整政策,将“禁止”改为“限制”,在确保安全和环境可承受的情况下,规定民众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既满足了群众的情感需求,又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以重庆为例,当地倡议市民选择电子爆竹、喜庆音乐、鲜花等环保替代品,以献一束鲜花、植一颗树、清扫墓碑等文明方式缅怀故人。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春节期间设立了“指定燃放区”,由各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共同管理,确保规范燃放。
“洋年货”走俏:跨境电商助力消费升级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洋年货”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的购物车里。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零售清单数已从最初的日均300多单增长到目前的日均近10万单,产品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里,俄罗斯套娃巧克力、蒙古羊绒帽子、韩国泥浆皂等“洋年货”成为热销商品。店长林启晨表示,随着春节临近,适合全家人尝鲜的“全球风味”礼盒装走俏,比如西班牙的“五福临门”火腿礼盒、阿根廷的马黛茶礼盒等都很受欢迎。
近日,商务部首次举办的“丝路电商过大年”活动正式在上海启动。活动期间,不少国内头部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基地、品牌企业等推出专区专栏、限时优惠,展销近万种丝路好物,让全国各地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买全球”,享受来自丝路电商伙伴国的优质商品和服务。
这些新趋势不仅丰富了年货市场的供给,也体现了消费升级和文化传承的融合。老字号通过文化创新吸引年轻消费者,环保烟花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而“洋年货”的走俏则展现了全球化的魅力。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本土又国际的春节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