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研究:月亮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
NASA最新研究:月亮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
2024年,NASA发布了一项关于月亮对地球生物节律及人类心理状态影响的最新研究报告。研究表明,月亮不仅通过潮汐作用影响海洋生物,还可能通过微妙的引力变化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月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好奇心。
月亮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
美国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和阿根廷国立基尔梅斯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人类睡眠周期受月相影响。月亮越亮时,人们的入睡时间就越晚,同时,睡眠持续时间也更短。
研究团队选取562名参试者,追踪其睡眠模式。参试者生活在两个地区:阿根廷福尔摩沙,他们几乎没有照明,更没有钟表可以使用;另一组为西雅图地区的都市,拥有完善的电子设备。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参试者身处何地,作息节律都表现出相同模式。在满月的前几天,参试者的睡眠减少,且睡眠时间点也开始变晚,福尔摩沙居民表现最明显。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满月前的夜晚月光越亮,大家的睡眠时间越少。研究人员表示:“无论种族、社会文化背景和城市化程度如何,人类的睡眠都与月相同步。”简单来说,月光亮度低时,参试者的总睡眠时间更长;月光越亮,人的睡眠越短。
月亮与人体气血的微妙联系
自古以来,中医就认为月亮会影响人的气血盛衰。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王茂泓介绍,古人称月球为太阴、玄兔,月球与地球共同组成中医所说的“地气”:
- 地球偏重于对人体脾胃及肌肉、骨骼等以五行中“土”为中心的有形物质的影响。
- 月球偏重于对人体津液、血液等以五行中“水”为中心的液态物质的影响,包括激素、血液、津液等。
随着月相的动态变化,身体中的部分激素、血液、津液等也会出现如潮汐般的周期变化,如女性月经就受到月亮运动的影响。此外,中医认为,月球对脾肺两脏及脾肺两经可产生直接影响。
月相变化与养生智慧
月亮绕地球一周约需28天,这是月亮盈亏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根据月相改变,秋季不同时段的养身重点也各有侧重。
朔日:补气养血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出现的月相叫“朔”,“朔日”是农历每月初一。此时适合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可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比如每天按揉足三里5~10分钟,以揉出酸胀、发热之感为佳。上弦:疏肝利胆
当月球转到与太阳呈90度角时,出现的月相叫“上弦月”。上弦指的是农历初七前后。此时应少吃肥甘厚腻之物,可适当多吃些疏肝利胆的食物,比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等,还可用百合煲粥喝。日常不妨多喝些玫瑰花茶,疏肝利胆的同时还有助养颜。望日:护津防燥
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月亮最圆的那天。比如中秋时分就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午间闷热,气候以干燥为主。此时可每天清晨闭目静坐,先叩齿36下,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分数次慢慢咽下津液。稍停片刻,开始做腹式呼吸:闭上嘴,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扩张;接着通过嘴巴呼气,收紧肌肉(感受腹壁下陷)迫使空气排出。循环往复,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腹式呼吸时肚子的起伏。下弦:宜补不宜泄
过了月亮最圆的时候,它就会渐渐亏缺,到农历二十三左右为下弦月。此时要注意少熬夜,儿童青少年每天要睡810小时;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老年人一般需要睡57小时。建议晚上1012点就寝,睡前两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月亮对地球环境的深远影响
除了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月亮对地球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月球引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潮汐现象,它影响着海洋水位和生态系统。2024年10月,我国多地出现罕见海水倒灌现象,这正是天文大潮、超级月亮与强冷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月球还稳定了地球的自转轴,维持气候稳定。没有月球的引力,地球的自转轴倾角可能会经历剧烈的波动,这将极大地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和环境条件。月球的稳定作用帮助地球维持相对稳定的季节变换,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均是至关重要的。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关系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天体物理过程,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自然环境,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中各种物理现象的相互作用。通过持续探索这些天体间的关系,我们能更全面地认识宇宙,也能更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自然世界。
月亮,这颗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天然卫星,以其神秘的光芒和引力,深深影响着地球上的生命节律。从海洋的潮起潮落,到人类的睡眠质量,再到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变化,月亮的影响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月亮的认知将更加深入,也许有一天,人类真的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开启全新的太空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