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粜粮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天津市武清区粜粮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北部的粜粮务村,曾是贫困村,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通过实施“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党建+产业”助推农民增收等措施,在区民政局的引领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治理,唱响了乡村振兴主旋律。2022年,该村荣获多项荣誉称号,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05万元。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
近年来,粜粮务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村党支部创新实施“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党员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积分制激励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同时,村党支部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合作社,引进优质农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党建引领,粜粮务村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振兴,打造多元产业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粜粮务村依托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村内建有多个农业观光园区和生态公园,如津北森林公园、南湖·绿博园、滨水休闲绿道、津溪桃源、湿地百草园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其中,天津市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占地800亩,以循环农业为核心,建立生态种植、养殖、采摘、观光等项目,成为集设施农业生产、产品销售、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生产基地。
此外,村庄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进优质果蔬品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生态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粜粮务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工程。
村庄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改善村容村貌。同时,村庄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生态建设,粜粮务村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庄依托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打造了“推窗见田、出门入画”的田园景观,让游客尽享自然之美。
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粜粮务村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庄定期举办音乐节、集市节等活动,吸引游客体验乡村魅力。同时,村庄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民俗表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粜粮务村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升了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未来展望,打造美丽乡村典范
展望未来,粜粮务村将继续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典范。村庄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村庄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持续努力,粜粮务村将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