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问一号”3D打印技术揭秘:祝融号如何征服火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问一号”3D打印技术揭秘:祝融号如何征服火星?

引用
新华网
7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67a8ab9ee1fa2fa76b36fda92eb70fd
2.
https://space.chinaflier.com/thread-47926-1-1.html
3.
http://www.zero-tek.com/cn/news.html?y=2024
4.
https://www.cn-mnmb.org.cn/nd.jsp?fromColId=2&id=67
5.
https://www.cmes.org/notice/7af36be058f046c8b8072a522cd77ff1.html
6.
https://hunan.voc.com.cn/news/202403/22319592.html
7.
http://www.xuandouwan.com/article-121251-1.html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其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这一壮举的背后,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创新——3D打印技术的支持。据悉,“天问一号”探测器上使用了超过100个3D打印定制零部件,这些部件在火星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展现了3D打印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巨大潜力。

01

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

航天五院529厂作为我国航天器研制的重要基地,承担了“天问一号”3D打印零部件的研制任务。这些部件采用了先进的金属3D打印技术,通过激光熔融金属粉末逐层堆积成型,实现了复杂结构的一体化制造。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缩短研制周期:3D打印技术省去了传统制造中的模具设计和加工环节,大大缩短了零部件的生产周期。例如,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制中,一个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的3D打印仅用了55天,而传统方法需要2年时间。

  • 提升力学性能: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出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通过优化设计提高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激光熔融过程形成的微观结构也提升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 适应极端环境:火星表面的环境极其恶劣,温差大、辐射强、气压低。3D打印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材料成分和微观结构,制造出能够耐受极端条件的高性能零部件。

02

技术突破与优势

3D打印技术在“天问一号”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其技术优势,更标志着我国在航天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复杂结构制造能力: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出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如内部晶格框架和微通道散热系统。这些结构不仅优化了零部件的性能,还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发射成本。

  2. 材料利用率高:传统制造方法往往需要大量原材料,而3D打印技术采用逐层堆积的方式,材料利用率高达90%以上,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3. 生产效率提升:3D打印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到成品的一体化制造,省去了传统制造中的多个环节,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03

未来展望

“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的成功,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有望在太空探索中发挥更大作用:

  • 太空制造:在太空中直接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所需零部件,减少对地面补给的依赖。
  • 原位资源利用:利用月球或火星的土壤等资源进行3D打印,实现就地取材。
  • 生物基材料应用:开发适合太空环境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3D打印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正在为航天事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的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3D打印技术将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助力人类探索更远的星辰大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