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大忌!七个看似无害却伤车至深的习惯,你犯了吗?
开车大忌!七个看似无害却伤车至深的习惯,你犯了吗?
作为一名车主,你是否以为只要定期保养、遵守交通规则,爱车就能 “长命百岁”?其实,在日常驾驶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车辆造成深深的伤害。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七个这样的开车大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冷车启动后立刻大脚油门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很多车主着急赶路,一上车点火后就猛踩油门出发。殊不知,此时车辆的机油还未充分润滑到各个零部件,发动机内部许多部件处于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长此以往,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大大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正确的做法是,冷车启动后,原地怠速 30 秒至 1 分钟,让机油有足够的时间流动起来,充分润滑发动机,然后再缓慢起步,等水温上升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正常加速行驶。
停车时方向盘不回正
有些车主停车时图方便,车轮随意一摆就熄火走人。当方向盘没有回正,车辆的转向系统会一直处于受力状态,悬挂系统也受力不均。这不仅会加速轮胎的偏磨,使轮胎提前报废,还可能导致转向拉杆、球头等部件变形,影响转向的精准度,甚至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跑偏、抖动等安全隐患。每次停车时,多花几秒钟把方向盘回正,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对爱车的贴心呵护。
频繁急刹车
在城市道路拥堵的路况下,频繁急刹车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一行为对车辆的制动系统损伤极大,刹车片与刹车盘在短时间内频繁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刹车片磨损过快、刹车盘变形,进而降低制动效果。而且,急刹车时车辆的惯性冲击力还会对悬挂、底盘等部件造成冲击,加速它们的老化。养成预判路况、提前松油门、平缓刹车的习惯,既能保护爱车,又能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车辆长时间闲置
有些车主因为工作变动、出差等原因,车辆会长时间停放在一处不动。殊不知,长时间闲置的车辆,轮胎会因单点持续受压而变形,电瓶会自然放电,电量逐渐耗尽,导致亏电无法启动。车漆长时间暴露在外,缺乏雨水冲刷,更容易沾染灰尘、树胶等污垢,腐蚀车漆。如果车辆不得不长时间停放,建议每隔一周启动一次,让车辆怠速运转 15 - 20 分钟,给电瓶充充电,也让轮胎换个受力点;同时,给爱车罩上车衣,做好防护。
手动挡车型换挡不及时
对于手动挡汽车来说,合理的换挡时机至关重要。有些新手司机,要么低速高档行驶,发动机憋闷、抖动,动力不足,容易产生积碳;要么高速低档,发动机转速过高,噪音大,油耗飙升,还加剧了发动机的磨损。老司机们都知道,要根据车速、发动机转速、路况等因素,及时、准确地换挡,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况运行,这样车辆才能健康持久。
油箱见底才加油
很多车主都有 “拖延症”,非要等到油箱警示灯亮起,甚至油表指针几乎到底了才去加油。殊不知,油泵是依靠浸泡在汽油中散热的,当油箱油量过少时,油泵露出油面,散热不良,极易损坏。一旦油泵损坏,维修成本可不低。所以,平时养成勤加油的习惯,当油箱油量剩余四分之一左右时,就可以考虑去加油站了,别让爱车 “饿肚子”。
过减速带不减速
无论是小区门口、停车场还是一些路况较差的路段,减速带随处可见。有些车主为了图一时之快,直接高速冲过减速带。这一瞬间,车辆受到强烈的冲击,悬挂系统首当其冲,减震器可能被压缩到极限,弹簧容易疲劳、断裂,底盘的各种连接件也可能松动、变形。长期如此,车辆的舒适性大打折扣,还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经过减速带时,务必提前减速,缓慢通过,给爱车温柔以待。
这些看似无害的开车习惯,日积月累下来,却会对爱车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爱车就如同我们的伙伴,平日里多一份细心呵护,它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陪伴我们走得更远、更稳。各位车主朋友们,不妨对照检查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我们的爱车都能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