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石山:西王母庇护的爱情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石山:西王母庇护的爱情圣地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KO99RM05566PSQ.html
2.
https://m.sohu.com/a/799863645_439193/?pvid=000115_3w_a
3.
https://m.sohu.com/a/817003826_121375869/?pvid=000115_3w_a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8A05Z6S00
5.
https://www.sohu.com/a/815094841_121164098
6.
https://www.fk.gov.cn/zjfk/mlfk/mqgj/842410.htm
7.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25/c405648-31836334.html
8.
https://vocus.cc/article/5f280b11fd89780001d8907d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7%8E%8B%E6%AF%8D
10.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362146989741559080
11.
https://www.pingquan.gov.cn/art/2024/11/8/art_5415_1030905.html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大理岩峰林地貌闻名。白石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更因西王母庇护爱情的传说而被誉为“爱情圣山”。情侣们在这里许下终身承诺,便能得到西王母的庇护与保佑。此外,白石山上还有关于杨家将的传奇故事,穆桂英挂帅破解天门阵毒气之谜,为这座山增添了英雄豪情与神秘色彩。无论是探寻爱情信仰还是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白石山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01

西王母的传说与文化象征

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被描述为半人半兽的神祇,具有豹尾虎齿的形象,掌管天灾和刑罚。《山海经·西山经》中提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句话可不简单。西王母是“形貌如人”,这表示她的外貌和人类相似;但是,紧接着就有了“豹尾虎齿”这样的描述——她的尾巴像豹的,牙齿像老虎的,简直是个半人半兽的恐怖神祇!再加上“善啸”和“蓬发戴胜”,她的头发蓬乱,喜欢长啸,这让她的形象更像是一个野性十足、带有野兽气息的神祇。

更重要的是,西王母在《山海经》中并不是一个温柔的慈母形象,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的角色。“司天之厉”意味着她掌管天上的灾难,而“五残”则是指五刑残杀——这可是极其严酷的刑罚。在这里,西王母的形象与后来的“长寿女神”、“福泽万民”的形象大相径庭,反而充满了威慑力和恐惧感。想象一下,掌管灾难、刑罚和杀戮的神祇,居然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难怪连天神都要对她心生敬畏。

西王母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山海经》中的半人半兽,到后来的《穆天子传》和《汉武帝内传》中的华贵女神,西王母的形象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不再是那个具有人兽混合特征的怪神,而是变成了一个尊贵、华丽的女神。她的形象逐渐从“半兽”向“仙女”转变,成为了一个代表长寿、富贵与神秘的存在。

为什么西王母的形象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与历史时期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密切相关。西王母从原始社会中人们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崇拜出发,逐渐演变成一个象征着女性美德、长寿与幸福的女神。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美德被极为推崇,西王母的形象也因此得到了美化,成为了“美丽、优雅、威严”的象征。

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的一个普遍趋势——神祇的形象逐渐从原始的、恐怖的象征转变为更具人性化和美好感的形象。这种“丑到美”的转变,是文化变迁和审美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也正是这一演变,使得西王母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西王母的文化象征意义远不只是一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角色,她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西王母不仅是道教神话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神祇,也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她代表着长寿、富贵、幸福,甚至是风调雨顺。在古代,西王母的形象常常与“瑶池仙境”、“蟠桃会”等神话故事相联系,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

在现代,西王母的形象已经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宗教和民间信仰的范畴,她还渗透到了文学、艺术、影视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文学作品中,西王母常常被用来象征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力量,成为许多文化创作中的灵感源泉。在一些现代作品中,西王母的形象往往被美化、仙化,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近乎完美的女神形象。这也反映了西王母作为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从一个掌管灾难和刑罚的“半兽神”,逐渐变成了现代人心目中的“长寿、繁荣与美好”的象征。她不仅在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02

白石山的自然美景与爱情传说

白石山的秋天并不像是被人们强行界定的一个独立的季节,更像是一个童话般的浪漫而温馨的小世界。来到秋天的白石山便像是进入了童话故事中,这故事的主色调是金色和红色,这色调的来源便是白石山秋天山景的颜色,而这漫山遍野的金红色便是山间的红桦林的颜色。

红桦树是世界罕见的古树种,枝干挺拔,树皮深红,象征着爱情火热而圣洁,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爱情树”。白石山爱情圣山的名号也与这万亩象征爱情的红桦林密不可分。传说,有情人在树下围树牵手,定下终身,便可以得到白石山爱情守护神西王母的美好庇佑,而能情定终身好合百年。

一进红桦林,便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山间落红犹在,一缕阳光,如水,清澈小径旁的红桦。红桦的颜色是纯洁的,像极了玲珑透明的心,在道路旁仔细倾听着红桦叶与秋风的声声吟唱,好似那行吟如歌的温婉的游子的思乡,诉说着爱的赤诚。

行走在红桦林道是备受情侣们推崇的游山部分,这红桦林间的山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拾级而上便可以一路赏阅红桦林的美。携爱人同走,一路感受着红桦与爱情的巧妙结合,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坎坷真似这红桦的境遇,风雨寒霜,相侵无怨,朴实无华的感情令人回味,最后都凝聚成一片情、片片情的漫山流丹。此情回味谁更美,晚霞红叶激情酣。

白石山拥有多个象征爱情的网红打卡点,集齐了一切最浪漫的元素,给你诗意非凡的七夕体验。爱情打卡点包括佛光顶、山盟台、情人桥、自然角落咖啡厅、云端漫步、自由家营地、三洞天等。七夕来白石山,让爱情在山间绽放,让心灵在自然中栖息。在这里,每一刻都是浪漫的定格,每一刻都值得被珍藏。

03

白石山的游览信息

白石山集自然美景与人文故事于一体,无论是登山爱好者还是休闲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你规划一次难忘的旅程!

  • 地理位置:地处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太行山最北端。
  • 交通信息
    • 自驾:从北京出发经京昆高速至涞源出口下;或从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地通过相应高速直达。
    • 公共交通:可乘大巴至涞源客运站,再转3路公交到旧汽车站,换乘小巴到达景区。
  • 门票价格:成人票135元/人,半价票67元/人。
  • 开放时间:全年08:00—18:00(18:00停止入园)。
  • 游览路线
    • 推荐东门进西门出,沿途欣赏天女洗浴、天狗望月等景点,登顶后参观玻璃栈道及悬崖栈道。
    • 一日游经典线路包括1600米线、双雄石线和光明顶线,其中1600米线适合快速体验核心景点。
  • 注意事项
    • 遵守安全规定,不攀爬未开发区域。
    • 穿舒适的鞋子,注意防晒和保暖。
    • 妥善保管财物,文明旅游。
  • 住宿与餐饮
    • 住宿:周边有温泉酒店、商务酒店等多种选择,如逸泉山庐私汤别院、鼎泰宫等。
    • 美食:百渡食府、涞源菜馆等餐厅提供当地特色菜肴,如粘糕、豆腐和玉米制品。

白石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爱情圣地。在这里,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古老而浪漫的故事,每一棵红桦树都在见证着情侣们的爱情誓言。无论是探寻爱情信仰还是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白石山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