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地铁里这样用耳机,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听力
专家提醒:地铁里这样用耳机,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听力
“最近做英语听力时,总是听不清。”高一学生小航在医院就诊时说。经检查发现,他的高频听力已明显下降,而罪魁祸首正是每天上下学时在地铁里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
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悄悄损害我们的听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龙孝斌主任医师提醒,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或打电话,尤其是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会严重损害听力。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分贝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1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研究表明,当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期收听会严重损害听力。地铁里的噪音通常在75-90分贝之间,为了听清耳机里的音乐,人们往往会将音量调至不安全水平,从而对听力造成损害。
噪音对听力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损害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性耳聋或耳鸣;二是造成外耳道炎,因为长时间佩戴耳机会使耳内形成封闭环境,利于细菌繁殖。
地铁环境下的听力保护
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如何保护听力?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可以有效隔绝外界噪音,避免为了听清音乐而调高音量。选择耳罩式耳机比入耳式耳机更安全,因为它们距离鼓膜更远。
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不超过60分贝。每使用耳机60分钟后,应休息20-30分钟。
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监测声级:许多智能手机都有内置的安全听力应用程序,可以监控声级和收听时间,帮助估算听力损伤风险。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特别是对于经常在嘈杂环境中工作或使用耳机的人群,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问题。
听力保护的其他建议
除了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下的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睡前使用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可能会对外耳道造成伤害,同时持续刺激内耳也会加重听力损失。
远离高强度音源:如扬声器、嘈杂机械等,尽量减少在噪音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重视听力损失的警告信号:如持续耳鸣、难以听到高音调声音、对话困难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使用护耳器具:在必须处于嘈杂环境时,可以使用耳塞等护耳器具保护听力。
听力损失往往具有隐匿性,初期可能只是听不清一些细微声音,如英语中的轻辅音。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因此,保护听力,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耳机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但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特别是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记住,听力一旦受损,就无法完全恢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听力保护,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