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3D打印让云冈石窟“走”出千年石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3D打印让云冈石窟“走”出千年石窟

引用
华夏经纬网
11
来源
1.
https://www.huaxia.com/c/2023/02/14/1611557_1.shtml
2.
https://m.ixigua.com/video/7405233495062086196/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9A09WDP00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f3248c9fa3a80e0ea66924026b3387eb
5.
http://jl.people.com.cn/n2/2024/1206/c349771-41067069.html
6.
https://m.henan.gov.cn/2024/08-06/3032296.html
7.
https://www.3ddayin.net/3Dsaomiaoyi/51160.html
8.
https://www.hengchi-3d.com/news/35.html
9.
http://www.news.cn/local/20240513/428b5af703904ec6803e00aa7c5ad971/c.html
10.
https://www.3ddayin.net/3Dsaomiaoyi/54154.html
11.
https://www.artec3d.cn/3d-scanning-solutions/education

2024年8月,一场特殊的展览在郑州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这座历经1500年沧桑的佛教艺术宝库,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走”进了河南。

此次展出的亮点,是1:1比例高精度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这座被誉为“音乐窟”的洞窟,不仅完整再现了原窟的宏伟气势,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竟然是一座由3D打印技术打造的“复制品”。

这一创举背后,是一家来自卢森堡的3D扫描公司——Artec 3D。他们运用先进的3D扫描设备,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经过精密处理后,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复刻”出这座千年石窟。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杭侃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整个复制工程采用了业界领先的3D打印技术。为了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团队采集了数万张石窟照片,将这些数据输入3D打印机,最终打印出842块模型。这些模型经过精细拼接,完美还原了原窟的每一个细节。

这种创新性的复制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修复方法难以触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文物得以“走出”石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据杭侃介绍,此次在郑州展出的“音乐窟”,仅在“新浪河南”上的阅读量就达到了1500万,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复制和展示。它还能用于文物修复。通过3D扫描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可以精确打印出缺失或损坏的部分,实现无损修复。这种技术已在多个重要文物修复项目中得到应用,如兵马俑和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

然而,这项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成本问题,高精度的3D扫描和打印设备价格昂贵,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其次是材料局限,某些珍贵材质(如青铜器)难以找到匹配的打印材料。此外,大规模复制还可能引发版权争议。

尽管如此,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它有望更广泛地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正如杭侃所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至少能在现在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的信息。目前,云冈石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已经完成了2/3,数据采集精度已经达到0.03毫米,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能够全部完成。”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正在为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3D打印技术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正如一位参观者所说:“从石窟展品到关联内容的数字化,在技术、艺术多重碰撞交融下大放异彩,特别震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