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从数据采集到沉浸体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从数据采集到沉浸体验

引用
虎嗅网
9
来源
1.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41807.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8A05NC700
3.
https://city.cri.cn/20240417/717e3eae-12fb-49a8-6678-aa09a8176cea.html
4.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02869.html
5.
http://www.news.cn/tech/20241021/1432ae80e69046dc9b82aa7b995c274b/c.html
6.
https://www.ultralytics.com/zh/blog/ai-in-art-and-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
7.
https://www.cssn.cn/skgz/202501/t20250109_5832193.shtml
8.
https://www.tisi.org/30361/
9.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ryeJxrwO3g.html

2025年1月3日至4日,广东珠海举办了一场以“知往鉴来:人工智能在考古与文化遗产中的前沿应用”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应用。这场论坛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揭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未来趋势。

01

AI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AI技术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以应县木塔的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携手,利用AI技术成功实现了这座千年古塔的数字孪生。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由于历史上的地震、风雨侵蚀等因素,木塔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联想与清华大学合作团队运用无人机搭载激光扫描仪,结合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对木塔外观进行高精度扫描。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成功创建了木塔的3D模型,并利用XR技术实现了沉浸式体验。

如今,游客虽然不能登塔参观,但通过先进的XR设备,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塔中,纵览木塔千年奇观。不仅如此,游客更可以在梁思成、老僧等角色的带领下游览木塔,通过点击翻阅相册日记、打卡同款测量视角、模拟地震与受击等虚实结合的交互,体验并了解木塔的前世今生。

02

技术革新:从数据采集到沉浸体验

AI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博物馆领域,人工智能正在从多个维度革新传统的文物保护和展示方式。

  1. 机器学习:通过数据收集和算法训练,机器学习能够帮助博物馆管理和维护海量藏品。例如,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平台Google Arts&Culture,一直通过机器学习来分析历史上的图片/艺术品的视觉相似度,同时运用t-SNE算法对其进行主题、色彩、风格、构图等方向的分类。

  2. 自然语言处理(NLP):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成熟,让博物馆可以开发聊天机器人或虚拟助手,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同时,大模型可以用于实时翻译,帮助不同语言背景的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展品说明和文化背景。

  3. 计算机视觉:通过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技术,计算机视觉可以帮助识别、标记和分类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和文物。同时,通过分析文物的图像,可以辅助专家评估文物的损坏程度,甚至模拟修复过程。

03

挑战与展望:科技与文化的平衡

尽管AI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专家指出,AI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1. 保持文物真实性:在使用AI进行文物修复时,如何保持数字增强与保护艺术品的真实性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AI生成的修复建议必须经过人类专家的严格评估,以确保任何物理修复都尊重原始艺术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文化敏感性:AI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某些颜色、符号或材料在特定文化中可能具有特殊含义,缺乏深入了解的AI系统可能会误解这些含义,导致文化误解或冒犯。

  3. 技术更新与兼容性: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可能导致早期数据难以长期保存和访问。因此,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平台,规范数字化流程并促进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4. 知识产权与隐私保护:数字化成果涉及复杂的版权归属和使用规则,同时需保障用户隐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是推动AI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体而言,AI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精准的数据支持、智能监测预警和修复效果提升,AI正在改变我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方式。然而,要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仍需克服技术和伦理等方面的障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历史的瑰宝得以永续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