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四大金刚”亮相数字中国峰会,数字化成果引关注
故宫“四大金刚”亮相数字中国峰会,数字化成果引关注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故宫博物院以“文化传承·数字共享”为主题,展示了其最新的数字化成果。其中,“数字文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和“全景故宫”这四大数字产品,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创新的技术,成为展览会上的亮点。
“数字文库”平台主打“可观”,目前已公开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通过智能搜索引擎,观众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查找文物信息。平台每年还会增加1.5万到2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
“数字多宝阁”则主打“可触”。通过三维技术,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超过400件珍贵文物,实现360度无死角的互动体验。这种数字化展示方式,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故宫的精美藏品。
“故宫名画记”专注于书画类文物的展示,目前已收录超1000件珍贵院藏绘画作品。通过超高清扫描技术,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画作的每一个细节。平台还配备了完整的信息标注系统,为观众提供深度的文化解读。
“全景故宫”则主打“可游”。通过高清全景空间采集技术,平台对故宫所有开放区域和部分非开放区域进行了真实完整的记录。观众可以在线上“漫步”于空无一人的故宫,全方位欣赏这座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除了四大数字产品,故宫博物院还展示了其他创新的数字展项。例如,“文物对比鉴赏”通过四块超高清联动屏幕,让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藏品进行对比分析;“御花园VR体验”则通过高精度三维模型,复现了故宫御花园的虚拟场景,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古建修缮和祭祀等历史场景。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将继续推进数字资源的采集和共享,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保护和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手段,故宫博物院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文化体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故宫博物院已完成了约92万件套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占比接近藏品总数的50%。每年还将完成7至8万件文物的基础数字采集工作。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数字化手段,这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皇家宫殿,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其永恒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