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遭遇罕见冬日寒潮:暴雪、大风齐袭,最低气温降至-9℃
北京门头沟遭遇罕见冬日寒潮:暴雪、大风齐袭,最低气温降至-9℃
2024年11月24日,北京门头沟区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5日至27日门头沟区将出现寒潮天气。24日夜间至25日中午有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门城地区为雨转雨夹雪或雪,山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雨雪后大风降温,25日白天至27日白天门城地区阵风6、7级,山区阵风8级左右;最低气温降幅可达8℃,26日、27日夜间门城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5℃左右,山区最低气温降至-9℃左右。
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北京的“后花园”——门头沟区江水河村变成了童话世界。厚厚的积雪没过了脚面,远处的山林银装素裹,宛如仙境。然而,这美丽的雪景背后,是门头沟区工作人员的忙碌身影。区里早早做足了准备工作,50多个备勤除险人员、900多名扫雪人员、100多辆各类车辆随时待命。
此次降温虽然发生在冬季,但其特征与春季倒春寒类似,都表现为前期温暖、后期转冷,且对农业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影响。门头沟区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包括备勤除险人员、扫雪队伍和车辆准备,以及创新的气象AI预报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门头沟区在气象预报方面的创新举措。他们在山区铁塔上安装了探测设备,并推出了全北京市第一个气象AI人“灵西”。这位数字气象员不仅能做天气预报,还能普及气象知识,为精准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立春节气的角度看,此次寒潮也符合“倒春寒”的特征,即在春季初期出现的低温天气。虽然这次降温并非发生在传统意义上的春季,但它同样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这也提醒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极端天气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事件再次证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气象预报能力,加强部门协同和应急准备,可以有效减轻极端天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公众也需要提高对极端天气的认识,学会合理应对,共同构建更加安全、韧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