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数字技术带你穿越时空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数字技术带你穿越时空
2024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接待线下观众近460万人次,云端打卡观众达4.4亿人次,成为全国热门百强博物馆前十名。这座位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展陈方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
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走进博物馆的“河之恋”展厅,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这里采用了540°全沉浸式多媒体互动影院,结合360°环幕、地面投影和半透明凉亭装置,营造出水波荡漾的幻象空间。孩子们在光影交错中嬉戏,整个展厅成了欢乐的聚集地。
在“运河上的舟楫”展览中,博物馆利用AR技术和360°环幕,复原了古代沙飞船。游客可以登上虚拟的沙飞船,从杭州启程,途经苏州、扬州等地,沿途欣赏市井繁华、地方戏曲等人文风貌。这种虚实结合的体验,让观众仿佛真的进行了一次运河之旅。
创新展项背后的故事
这些令人惊叹的展项背后,是博物馆团队的精心设计和技术创新。例如,“河之恋”展厅的540°全沉浸式影院,通过先进的裸眼5D技术和3D全息投影,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融合。而“运河上的舟楫”展览则运用了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看到虚拟的船只在现实场景中航行。
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这些创新展项的设计理念,就是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博物馆中获得相应的教育认知反馈。比如为青少年打造的运河主题“密室逃脱”,就不同于商业密室逃脱寻求的刺激,更注重教育功能。游戏中要求参与者正确掌握运河里帆船的操作方式,才能通过关卡。
数字化创新带来的改变
数字化创新不仅提升了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大运河文化遗产。据统计,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推出24个临时展览,开展社教活动达5352场。同时,博物馆还开发了1000余款文创产品,文创业态总营业额近1.2亿元。
一位经常带孩子来参观的家长表示:“这里的展览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对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优化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大运河文化遗产。这种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