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休市,A股投资者如何理财?
春节休市,A股投资者如何理财?
随着春节临近,沪深交易所发布了详细的休市安排。从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将暂停交易,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休市前,投资者可以提前布局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及股票基金,以确保假期中的资金收益稳定。同时,还需注意市场波动性和风险管理,设定止损位并合理规划资金,为节后的投资机会做好准备。此外,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旅游、零售等相关股票基金也值得关注,抓住这些行业的优质基金进行布局,以期在长假后获得更高的收益。
低风险理财工具: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国债逆回购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国债逆回购是春节期间的理想选择。
货币基金:提前申购享受假期收益
货币基金是投资者青睐的低风险投资工具,尤其在春节假期这种特殊时段。由于春节假期期间股市休市,货币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且能持续产生。若想在假期享受货币基金收益,务必注意申购时间。一般来说,要在节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的 15:00 前完成申购,才能确保在假期享受收益。在选择货币基金时,也不能只看收益,还要关注基金规模、流动性等因素,确保资金能灵活进出。
债券基金:票息收益依旧有
债券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主要受债券价格波动和票息收益影响。春节期间债券市场休市,虽无法获得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但只要债券未出现违约风险,票息收益会累积在基金资产中,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体现。投资者在节前要对债券基金持仓进行审视,了解其投资的债券种类、信用等级等。若债券信用风险增加,或者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对债券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就需要考虑是否调整持仓。同时,对于长期看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前市场波动,合理配置债券基金。
国债逆回购:把握最佳买入时机
节前短期理财,绕不开国债逆回购。在节假日前操作国债逆回购,往往利率相对较高,因为此时资金面相对紧张,利率可能会较高。所以在长假前,投资国债逆回购品种也被认为是“弯腰捡钱”的好时候。
- 风险低:所谓国债逆回购,是一种短期贷款,指的是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将其国债作为质押,向融资方(通常是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融出资金,并在约定的期限内,融资方将本金和利息返还给投资者的过程。这种操作实际上是融资方通过购买国债而获得质押物的过程。
- 投资收益会有波动:国债逆回购部分时间收益较高,一般收益抬头出现在月末、季度末、年末等市场资金紧张时,可能出现较高的收益。
- 流动性好:有1天、2天、3天、4天、7天等多种期限的交易活跃品种。
- 操作简便:资金自动到账,到期本息自动到账。但是到期当天资金仅可用但不可取出。
- 交易时间:国债逆回购的交易时间为每个交易日的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15:30。
- 交易金额:1000元整数倍,单笔申报上限均不得超过100亿元面额。
如果投资人希望春节期间买国债逆回购让资金不空转,最迟得在2月7日当天下午三点半之前买入。虽然最后截止点是3点半,但收盘最后半个小时可能出现收益跳水。 海通证券指出,通常上午的收益率会高一些,到15:00-15:30这个时间段,由于股票、场内基金等已无法交易,而国债逆回购仍可交易,存在资金集中购买国债逆回购的情况,此时逆回购收益率出现跳水的可能性较大。 国金证券表示,从单个交易日来看,早上的9:30-10:00和下午的14:00-14:30这两个时间段的收益率是比较高的。
股票基金:谨慎持仓迎假期
股票基金的收益与股票市场紧密相连,春节期间股票市场休市,基金净值不会更新。但在节前,投资者需要对股票基金持仓进行全面分析。如果账户存在浮盈,可考虑适当降低仓位,锁定部分收益,避免假期期间海外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资产造成影响。若账户处于浮亏状态,要仔细诊断基金本身的投资策略、持仓股票质地等是否出现问题。若基金基本面良好,只是短期市场波动导致亏损,可不必急于赎回,甚至可以抓住市场调整机会适当补仓。
春节是消费旅游的黄金时期,这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消费行业中的食品饮料、旅游、零售等相关股票基金或有表现机会。投资者可以提前布局,关注这些行业的优质基金。但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要警惕市场预期过度反应。比如,旅游行业若因假期出行人数激增,市场可能提前推高相关股票价格,若节后业绩未达预期,股价可能回调。因此,投资过年消费旅游相关基金时,要结合行业基本面、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控制投资比例。
历年春节前后市场表现
历史数据显示,近10年春节假期前后5个交易日,沪指均录得7年上涨,3年下跌。春节假期前1个交易日,沪指7涨3跌;节后1个交易日,6涨4跌。 整体来看,A股春节前后大概率上涨。
据光大证券研报,一直以来,春季躁动、春节效应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所谓的“春季躁动”就是指,A股在跨年阶段容易走出强势行情,而且在一季度期间市场会有比较强势的表现。复盘近12年数据,春节效应往往从节前一周开始出现,在节后两周基本达到顶峰,这一段时间正好对应着2月春季躁动。
28个一级行业方面,4个板块节后两周上涨概率达到90%,包括农林牧渔、计算机、通信、公用事业。此外,6个板块上涨概率超过80%,包括:有色金属、综合、基础化工、纺织服饰、国防军工、建筑材料。
2025年春节投资建议
展望春节前后行情,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中泰证券研报指出,整体而言,上周市场基本面,政策面与海外流动性均出现边际好转,本轮“岁末年初”反弹有望得到持续。预计年前至春节前后,市场整体或表现较好。
申万宏源研报认为,春节前后行情整体向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
- 基本面预期:每年1月上市公司往往会集中披露业绩预告,随后市场将进入经济数据和业绩的空窗期。而在新年伊始阶段,市场更容易发酵对全年基本面较为乐观的预期。
- 政策预期:重要会议前后,市场往往容易就政策预期进行发酵。
- 流动性:从流动性来看,春节前往往会出现流动性偏紧的状况,春节过后,流动性会得到缓解和改善。同时银行在一季度也往往有着较强的放贷诉求,资金端流动性宽裕,也为“春季躁动”提供有利环境。
- 机构行为:年初是各机构布局全年的关键节点,1月往往是险资、公募等入场时间,往后看随着流动性的宽裕,各类活跃资金往往在2-3月涌现。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建议关注春节前后市场行情机会,春季躁动行情渐近。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经济基本面呈逐步改善态势。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和A股盈利情况主要取决于国内政策加力方向与政策力度。展望后市,A股有望震荡上行。配置方面,银河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主题:
- 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
- 涉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主题。
- 继续看好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板块,重点关注央国企。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刘晨明表示,2025年A股市场春季躁动行情有望如期而至。他指出,所谓“春季躁动”并非无迹可寻。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至全国两会召开前,过去十五年仅2016年一年小盘跑输大盘,中小盘股上涨概率超过90%,平均涨幅可达6%至7%。
他进一步分析称,市场具备支持春季躁动行情的基础。首先,春节前中小盘股的年报预告风险已基本消化完毕。由于中小盘股业绩波动较大,且年报预告中可能涉及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甚至ST风险,投资者通常会在12月和1月提前减仓规避风险。而今年中证1000、国证2000等指数自12月中旬见顶后经历调整,目前已基本消化年报预告风险,为后续行情奠定基础。
其次,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将逐渐落地。由于A股春节休市,而外围市场正常交易,因此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的表现及潜在风险因素需要被充分消化。一旦这些因素落地,将为节后市场带来相对较好的风险偏好环境。
此外,全国两会的召开也为市场带来新的政策预期。刘晨明认为,从春节到两会期间,市场将对两会可能释放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等进行展望,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总结
春节休市期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安排,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对于低风险投资者,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国债逆回购是理想的选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消费、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股票基金。同时,需要注意市场波动和风险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为节后的投资机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