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为什么疼比不疼更“安全”
淋巴结肿大,为什么疼比不疼更“安全”
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身体症状,但很多人对其了解有限。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分类、自检方法以及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的可能含义,帮助您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有时候,用手摸耳朵后面、脖子或下巴等部位时,你会偶然发现淋巴结肿了,并且还伴有痛感。一些人将其归因为“上火”或者“发炎”,还有些人担心这是大病的前兆。
淋巴结在医学上被称为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结主要有两大功能:
- 防御:吞噬清除外来的微生物
- 维持免疫系统及内环境稳定:包括清除体内衰老细胞、异常细胞等
淋巴结一般沿人体静脉血管分布,有500600个,正常大小为0.51厘米,质地柔软光滑,并且可活动、无痛。它的外层是致密包膜,里面包裹着各种淋巴细胞、淋巴管、血管和神经。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负责识别、捕获、吞噬、清除外来物质。如果遇到无法吞噬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就会将其滞留,引发淋巴结肿大或疼痛。
举个例子,颈部淋巴结分布如下,大部分肿大是因为淋巴结附近器官的炎症,如牙痛、咽喉炎等,或生活熬夜、抽烟、吃辛辣刺激食物等引起。这类肿大的淋巴结一般都是孤立的,摸起来比较光滑,可以来回推动。
淋巴结肿大有痛感,相对更“安全”
根据分布位置,淋巴结分为两类:
- 浅表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通常用手指能摸到
- 深部淋巴结(主要包含纵隔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无法摸到,只能通过超声或CT探查
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以自检,检查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滑动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
发病较急、质地较软、肿大界限清晰、痛感明显的,一般是病毒及炎症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可通过休息、用药治疗等方式处理,等免疫功能恢复,肿大的淋巴结会逐步恢复正常。
无痛性淋巴结日渐变大、无法自行缩小,质地较硬,质感粗糙,界限不清,多见于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这种类型应尽快就医。
大多数情况下,有压痛或自发痛的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炎症等引起。淋巴瘤和转移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痛不痒”,但这也并非绝对,当转移癌或恶性淋巴瘤增大过快时,淋巴结也可有自发痛和压痛。
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代表什么?
身体不同位置的毛病,通常反映在不同部位的淋巴结上。
- 耳后: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眼睑、颊、耳颞部发炎
- 颌下及颈部:通常是牙痛或口腔溃疡,或由鼻咽癌等肿瘤引发
- 扁桃腺肿大:常由感冒、呼吸道感染引起
- 腋下:并且存在乳房肿块,可能伴随乳房胀痛、皮肤褶皱或乳头溢液等症状,需警惕乳腺癌
- 腹股沟:可能是下肢、下腹部、外阴等部位有炎症
- 腘窝:可能是足部或小腿皮肤发炎
- 锁骨上:需警惕肺癌及消化系统癌症。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如胃癌、肝癌、胰头癌、胰体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支气管肺癌、食道癌的淋巴结转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现淋巴结肿大后,尽量不要去捏,挤压可导致淋巴液跑到其他淋巴结内,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应。
专家提醒: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张军一和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方峻均建议,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