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护心小妙招:健康表达爱意
春节护心小妙招:健康表达爱意
春节期间,本是阖家团圆、欢度佳节的美好时刻,但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据专家介绍,春节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平时高出20%-3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高发原因:多重因素叠加
寒冷天气:春节期间正值冬季,气温较低。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室内外温差大,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饮食油腻:节日里,餐餐有鱼肉,顿顿有佳肴,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容易引发血脂升高、血压波动。
作息不规律:走亲访友、熬夜守岁等活动频繁,导致睡眠不足,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
情绪波动:节日氛围容易让人情绪起伏,过度兴奋或焦虑都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
预防措施:从生活细节入手
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食物。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假期活动,留足休息时间。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注意保暖。
情绪管理: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激动或焦虑。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注意保暖:外出时做好保暖措施,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脚部。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定期开窗通风。
特别提醒:高危人群需警惕
定期监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
避免劳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及时休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应尽量避免。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了解急救知识: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休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春节是欢乐的时刻,但健康更重要。希望大家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