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学养“声”,避免“老年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会科学养“声”,避免“老年嗓”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62705
当曾经洪亮悠扬的嗓音随着年岁见长变得嘶哑低沉时,您是否感到很困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还有“救”吗?别急,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个声音之谜,看看如何科学养“声”。
《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化中文版VHI-10》中提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常常感到说话时气短、声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不如以往、有意减少与亲朋好友的会话等现象,这就说明嗓音问题已经亮起“红灯”,需要重视!
研究表明,良性声带病变如声带息肉,是60岁以上老年人声嘶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恶性病变、声带麻痹、功能性发声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炎性病变、喉咽反流引起的慢性喉炎也很常见。
排除上述的常见原因,才能考虑是否发生老年嗓。所谓的老年嗓,是由于喉老化引起嗓音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又称年龄相关性嗓音改变。有研究统计了60岁至77岁的老年患者,结果表明约12%~29 %的老年人有嗓音障碍,其中8%的病因为老年嗓。
老年“嗓”有哪些特点?
常见的症状有:声音颤抖、沙哑,说话时声音有中断现象,说话声音变轻、说话速度变慢,常有咽喉不适、口干等。
发生的原因有:老龄化导致声道的生理改变,包括声道变长、肺功能降低、声带变硬等,有长期的吸烟饮酒史,过度或不正确的使用声带。
科学养“声”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七要九不要”,学习如何科学养“声”,可以有效改善和预防老年嗓的发生。
七要
- 要多饮水
- 要让嗓子适当休息
- 要多休息、多放松
- 要放慢语速、多作停留
- 要以适合自身的音调说话
- 要学会享受愉快的生活方式
- 要用理性的态度面对问题或困难
九不要
- 不要吸烟
- 不要大力咳嗽
- 不要过分清喉咙
- 不要放声大哭或大笑
- 不要长时间不停地用声唱歌或说话
- 不要用太高或太低的音调唱歌或说话
- 不要吃大量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 不要饮大量刺激性饮品,如酒、咖啡和浓茶
- 不要在嘈杂环境下大声说话,如在卡拉ok、游乐场等
分享小妙招
最后,分享一个小妙招,我们称之为“吸管法”。这是一种低成本、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语音疲劳的人群,不仅仅限于老年嗓!
准备材料:细吸管、半杯水
方法:将吸管插入水中,嘴含住吸管另一头,均匀吐气,控制在水中吐出气泡的大小和速率尽可能保持一致。通常一天需进行数次,每次2~5分钟。让我们跟着短视频学习一下吧!
热门推荐
5000公里免费高速:创新政策能否破解拥堵难题?
国庆高速免费通行:是真惠民还是添堵?
3月起,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进入第三阶段,这些路段将实施交通管制
时速80公里的京哈高速,为何限速不限价?
青岛邻居节“连载”20年:从一个女孩的建议到全国性节日
驾驶证新政:扣分更人性,增驾更简单,异地办理更便捷
越野房车旅行必备:驾驶要求、车辆选购与安全指南
医生解答: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何正确服用丹参片
图片版权纠纷如何维权?四种途径详解
如何申请图片版权
新时代合成训练:解放军现代化探秘
解放军战略管理的智慧:从战场到企业
向解放军学管理:企业提升组织效能的金钥匙
玫瑰花红枣茶走红:营养功效与饮用禁忌全解析
在物业上班怎么样?探索职业发展新机会
数据库筛选实战指南:SQL语句、条件筛选与性能优化
青岛自驾游攻略:五大景点路线规划与实用贴士
霍去病:汉朝最牛的抗匈英雄
“西部鼓魂”凉州攻鼓子:武威千年古城的非遗瑰宝
兰州春季绿化成效显著,74687株苗木成活率近95%
寒假旅行去哪儿?哈尔滨、三亚、西双版纳大PK
寒假亲子活动,温暖每一刻
寒假生活大挑战:红蓝橙三色任务等你来战!
派出所&公证处:亲子证明办理全攻略
新型亲子证明模板上线,高效办证不再难
担担面制作教程:从准备到成品的详细步骤
兰州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打造西部发展新高地
酒后车内休息遇交警敲窗?这样应对最安全!
近视手术后会反弹吗?专家详解手术原理与术后注意事项
孙颖莎:从普通女孩到乒乓冠军的感恩与拼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