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的创新:江苏东台“救命竹竿”两年挽救数十人
一根竹竿的创新:江苏东台“救命竹竿”两年挽救数十人
“救命竹竿”这一创新举措,最早源自江苏东台市的东台镇。2022年7月,东台镇在辖区内所有河道、沟塘等重点水域旁,统一设置了一批长5-6米的竹竿,专门用于溺水救援。这一看似简单的举措,却在短短两年内挽救了数十条生命,被誉为“生命之竿”。
东台镇的“救命竹竿”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据统计,仅2022年一年,东台镇就投入专项资金,在全镇范围内设置了近万根救援竹竿。这些竹竿均选用直径5厘米以上的毛竹,经过防腐处理,确保在户外环境中长期使用不易损坏。竹竿的一端被削尖,便于插入河岸或池塘边的泥土中,另一端则被磨平,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对施救者或溺水者造成二次伤害。
这一创新举措的实施,与我国溺水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密切相关。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暑期意外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因溺水造成的伤亡居我国0岁至17岁年龄段首位,1岁至14岁溺水事故比率超40%。
东台镇的“救命竹竿”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项目实施以来,已成功挽救了数十名溺水者的生命。2023年7月,东台镇一村民在河边垂钓时,突然发现一名儿童在河中挣扎。危急时刻,该村民迅速从岸边拔出一根救援竹竿,成功将儿童拉回岸边,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救命竹竿”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简单实用的设计,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治理智慧。东台镇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竹竿的设置密度、位置选择以及日常维护等问题。据统计,目前东台镇辖区内所有重点水域,平均每隔50米就设置有一根救援竹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救援工具触手可及。
这一创新举措,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24年,江苏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救命竹竿”项目。目前,这一做法已在江苏多个地市落地实施,并有向全国推广的趋势。
“救命竹竿”项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社会治理中,有时候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往往能带来最显著的效果。一根普通的竹竿,经过巧妙的运用,就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利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社会治理的智慧和温度。